| 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 
| Abstract | 第4页 | 
| 绪论:进入现场之前的构思 | 第6-21页 | 
|     第一节 研究背景 | 第6-7页 | 
|     第二节 研究意义 | 第7页 | 
|     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7-9页 | 
|     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9-10页 | 
|     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9页 | 
|     第六节 理论基础 | 第19-21页 | 
| 第一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进程 | 第21-30页 | 
|     第一节 研究者的角色定位及研究地点的选择 | 第21-23页 | 
|     第二节 确定与事件相关的研究对象及进入现场的过程 | 第23-26页 | 
|     第三节 获取资料的过程 | 第26-30页 | 
| 第二章 强烈的入编需求者一特岗Y老师 | 第30-42页 | 
|     第一节 初识Y老师过程中对专业发展动机总体水平的探析 | 第30-35页 | 
|     第二节 深度接触后的各维度动机水平探析 | 第35-42页 | 
| 第三章 自我提升的诉求者—转正一年F老师 | 第42-51页 | 
|     第一节 因专业发展阶段而波动化的总体性专业发展动机 | 第42-44页 | 
|     第二节 F老师的各维度专业发展动机探析 | 第44-51页 | 
| 第四章 新环境中的动机波动变化者一新调入M老师 | 第51-60页 | 
|     第一节 新环境中的专业发展动机总体水平由强到弱的波动 | 第51-54页 | 
|     第二节 新环境中的各维度动机的强化 | 第54-60页 | 
| 第五章 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机的认识 | 第60-62页 | 
|     一、从政策角度看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机 | 第60页 | 
|     二、从教师专业培训看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机 | 第60-61页 | 
|     三、从教师个人成长看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机 | 第61-62页 | 
| 结语 | 第62-63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 
| 附录 | 第66-67页 | 
| 致谢 | 第67-68页 | 
|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