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自动化元件、部件论文--发送器(变换器)、传感器论文--生物传感器、医学传感器论文

基于周期性金属光栅的生物传感器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课题的来源、背景及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基于多层膜的传感器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1.3 基于等离子共振的传感器研究现状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国外研究现状第15-18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第18-20页
第2章 多层膜和金光栅结构的设计与模拟第20-31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0页
    2.2 TiO_2/SiO_2多层膜的设计第20-22页
    2.3 TiO_2/SiO_2多层膜的模拟第22-23页
    2.4 TiO_2/SiO_2多层膜加金光栅的模拟第23-29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9-31页
第3章 多层膜及金光栅结构的制备与光谱测量第31-46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1页
    3.2 多层膜的制备第31-34页
    3.3 基于多层膜金光栅结构的制备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样品的准备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电子束曝光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镀膜及剥离第35-36页
    3.4 多层膜及金光栅结构的光谱测量第36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测量光路的搭建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多层膜的光谱测量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基于多层膜的金光栅光谱测量第41-44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4-46页
第4章 光栅侧壁结构的设计与模拟第46-63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6页
    4.2 等离子激元的介绍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表面等离子激元(SPP)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局域表面等离子激元(LSPP)第49-50页
    4.3 光栅不带侧壁的模拟第50-53页
    4.4 光栅带侧壁的模拟第53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光栅结构尺寸与入射角度的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光栅银侧壁中暗模式的分析第57-61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1-63页
第5章 光栅侧壁结构的制备与光谱测量第63-83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63页
    5.2 PMMA光栅侧壁结构的制备第63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验证镀膜工艺的光栅侧壁结构制备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按照模拟尺寸的光栅侧壁结构制备第65-67页
    5.3 不带银侧壁PMMA光栅的光谱测量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空气中的光谱测量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不同折射率溶液中的光谱测量第68-70页
    5.4 带银侧壁PMMA光栅的光谱测量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空气中的光谱测量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不同折射率溶液中的光谱测量第71-73页
    5.5 微流通道的制备第73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制备使用的材料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硅片的准备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滴胶与固化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紫外曝光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5 后烘及显影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6 PDMS的倒模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5.7 微流通道的封装第78-79页
    5.6 两种结构的生物分子探测第79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不带银侧壁PMMA光栅的生物分子探测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带银侧壁PMMA光栅的生物分子探测第81-82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82-83页
结论第83-85页
参考文献第85-89页
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研究成果第89-91页
致谢第91页

论文共9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乳腺癌有丝分裂检测技术的研究
下一篇:基于VIP的CAN总线验证环境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