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我国法治语境下能动司法的内涵与实践
| 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4页 |
| 1 绪论 | 第6-12页 |
| 1.1 研究目的 | 第6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6-10页 |
| 1.3 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| 1.4 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| 2 我国能动司法的内涵界定与相关概念明晰 | 第12-22页 |
| 2.1 能动司法的内涵界定 | 第12-17页 |
| 2.2 能动司法与相关概念明晰 | 第17-22页 |
| 3 我国能动司法的合理性分析 | 第22-26页 |
| 3.1 能动司法的历史渊源 | 第22页 |
| 3.2 能动司法的理论基础 | 第22-23页 |
| 3.3 能动司法的现实依据 | 第23-26页 |
| 4 我国能动司法的实践形态以及存在的问题 | 第26-33页 |
| 4.1 能动司法的实践形态 | 第26-29页 |
| 4.2 能动司法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3页 |
| 5 我国能动司法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3-36页 |
| 5.1 观念层面 | 第33-34页 |
| 5.2 制度层面 | 第34页 |
| 5.3 实践层面 | 第34-36页 |
| 6 我国能动司法的完善建议 | 第36-43页 |
| 6.1 明确能动司法法律界限,合理规范能动限度 | 第36-37页 |
| 6.2 明确能动司法职权界限,准确定位能动方向 | 第37-38页 |
| 6.3 规范能动司法运作制度 | 第38-41页 |
| 6.4 健全能动司法保障机制 | 第41-43页 |
| 结语 | 第43-44页 |
| 注释 | 第44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|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| 第51-52页 |
| 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