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3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6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| 第16-19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9-21页 |
1.4 本文的结构安排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有机半导体材料的态密度和迁移率模型 | 第23-34页 |
2.1 引言 | 第23页 |
2.2 态密度分布 | 第23-27页 |
2.2.1 高斯态密度 | 第24页 |
2.2.2 指数态密度 | 第24-25页 |
2.2.3 其他形式的态密度 | 第25-26页 |
2.2.4 四种指数型态密度 | 第26-27页 |
2.3 费米分布函数和玻尔兹曼分布函数 | 第27页 |
2.4 载流子跃迁模型 | 第27-30页 |
2.4.1 Miller-Abrahams跳跃模型 | 第28页 |
2.4.2 极化子模型 | 第28-30页 |
2.5 求解载流子迁移率理论模型 | 第30-33页 |
2.5.1 渗流理论模型 | 第30-31页 |
2.5.2 有效介质模型 | 第31-33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基于态密度的载流子迁移率 | 第34-65页 |
3.1 引言 | 第34页 |
3.2 载流子迁移率模型及结果 | 第34-38页 |
3.3 基于高斯态密度的载流子迁移率 | 第38-47页 |
3.3.1 费米能级与载流子浓度的关系 | 第38-39页 |
3.3.2 费米能级与载流子迁移率的关系 | 第39-44页 |
3.3.3 载流子浓度与迁移率的关系 | 第44-46页 |
3.3.4 与实验数据对比 | 第46-47页 |
3.4 基于指数密度的载流子迁移率 | 第47-53页 |
3.4.1 费米能级与载流子浓度的关系 | 第47-49页 |
3.4.2 费米能级与载流子迁移率的关系 | 第49-52页 |
3.4.3 载流子浓度与迁移率的关系 | 第52-53页 |
3.5 基于尾部截断的指数密度的载流子迁移率 | 第53-64页 |
3.5.1 费米能级与载流子浓度的关系 | 第54-55页 |
3.5.2 费米能级与载流子迁移率的关系 | 第55-60页 |
3.5.3 载流子浓度与迁移率的关系 | 第60-63页 |
3.5.4 与实验数据对比 | 第63-64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四章 基于态密度的广义爱因斯坦关系 | 第65-88页 |
4.1 引言 | 第65-67页 |
4.2 求解广义的爱因斯坦关系的理论模型 | 第67-71页 |
4.3 基于高斯态密度的广义爱因斯坦关系 | 第71-76页 |
4.3.1 广义爱因斯坦系数与温度的关系 | 第71-73页 |
4.3.2 广义爱因斯坦系数与载流子浓度的关系 | 第73-76页 |
4.4 基于尾部截断的指数密度的广义爱因斯坦关系 | 第76-87页 |
4.4.1 广义爱因斯坦系数与温度的关系 | 第76-78页 |
4.4.2 广义爱因斯坦系数与载流子浓度的关系 | 第78-82页 |
4.4.3 不同截断系数下广义爱因斯坦系数与载流子浓度的关系 | 第82-85页 |
4.4.4 与实验数据对比 | 第85-8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87-88页 |
第五章 基于态密度的塞贝克系数 | 第88-103页 |
5.1 引言 | 第88-90页 |
5.2 求解塞贝克系数的理论模型 | 第90-97页 |
5.2.1 塞贝克系数的一般描述 | 第90-91页 |
5.2.2 基于玻尔兹曼方程的塞贝克系数 | 第91-93页 |
5.2.3 无序半导体材料中求解塞贝克系数的模型 | 第93-94页 |
5.2.4 极化子模型中求解塞贝克系数的方法 | 第94-95页 |
5.2.5 基于Miller-Abrahams跃迁模型的塞贝克系数求解方法 | 第95-97页 |
5.3 塞贝克系数的理论结果 | 第97-101页 |
5.3.1 基于极化子模型的塞贝克系数理论结果 | 第97-99页 |
5.3.2 基于尾部截断指数态密度的塞贝克系数 | 第99-10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01-103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03-105页 |
致谢 | 第105-10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6-117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| 第11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