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2.1 国外发展情况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4-16页 |
1.3 研究目标和内容 | 第16-18页 |
1.3.1 研究目标 | 第16-17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1.4.2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| 第20-24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0-21页 |
2.1.1 农地 | 第20页 |
2.1.2 农地流转 | 第20页 |
2.1.3 农业经营主体 | 第20-21页 |
2.2 相关理论依据 | 第21-24页 |
2.2.1 有限理性理论 | 第21页 |
2.2.2 农地规模经营理论 | 第21页 |
2.2.3 结构方程模型(SEM)理论 | 第21-24页 |
第三章 潜江市农地规模经营的现状及问题 | 第24-32页 |
3.1 潜江市概况 | 第24-25页 |
3.1.1 自然地理概况 | 第24-25页 |
3.1.2 社会经济概况 | 第25页 |
3.2 潜江市农地规模经营现状 | 第25-29页 |
3.2.1 农地规模经营的典型案例 | 第25-28页 |
3.2.2 农地规模经营情况对比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3 潜江市农地规模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9-32页 |
3.3.1 农业经营者自身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1页 |
3.3.2 农业外部环境存在的影响因素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影响因素的数据获取及初步处理 | 第32-42页 |
4.1 问卷设计及调查过程 | 第32-33页 |
4.1.1 问卷设计 | 第32页 |
4.1.2 调查过程 | 第32-33页 |
4.2 概念模型构建及变量的确定 | 第33-37页 |
4.2.1 模型选择和构建 | 第33页 |
4.2.2 潜在变量以及关系的确定 | 第33-34页 |
4.2.3 观察变量的确定及赋值 | 第34-37页 |
4.2.4 潜在变量和显在变量汇总 | 第37页 |
4.3 问卷数据质量检验 | 第37-42页 |
4.3.1 信度检验 | 第37-38页 |
4.3.2 效度检验 | 第38-42页 |
第五章 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| 第42-64页 |
5.1 调查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| 第42-49页 |
5.1.1 调查样本数据的基本情况 | 第42-44页 |
5.1.2 调查样本数据的基本特征 | 第44-49页 |
5.2 测量方程模型验证因子分析 | 第49-55页 |
5.2.1 测量模型的路径系数分析 | 第49-52页 |
5.2.2 测量模型的验证评价 | 第52-55页 |
5.3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因子分析 | 第55-59页 |
5.3.1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| 第55页 |
5.3.2 结构方程模型的识别 | 第55-56页 |
5.3.3 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 | 第56-57页 |
5.3.4 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 | 第57-58页 |
5.3.5 结构模型的验证结果 | 第58-59页 |
5.4 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影响因素的分析 | 第59-61页 |
5.4.1 潜在变量对农地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 | 第59页 |
5.4.2 观察变量对农地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 | 第59-61页 |
5.5 对策建议 | 第61-64页 |
5.5.1 创新农地流转方式,完善农地规模经营的流转市场 | 第61-62页 |
5.5.2 加快农业科技应用,创新农地规模经营的发展模式 | 第62页 |
5.5.3 推进农业深化改革,改进农地规模经营的外部环境 | 第62-64页 |
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6.1 研究总结 | 第64-65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附录: 农地规模经营调查问卷 | 第70-72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