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教师与学生论文--教师、班主任论文

中学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质性研究--基于女性主义理论视角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1章 绪论第8-23页
    1.1 研究缘起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基于个人生活经历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基于中学女教师职业困境的现实考虑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父权制社会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女性主义理论的研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关于教师职业生涯的研究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已有研究的不足第17页
    1.3 研究设计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标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方法第19页
    1.4 调研概况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调研学校的选择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调研学校概况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调研教师基本情况第21-23页
第2章 男女是否有别:男女教师教育现场的横向观察第23-32页
    2.1 男女教师在职位选择上的性别差异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女文男理:任教学科选择上的性别差异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女人教低年级、男人教高年级:教育学段中的性别差异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女性包围农村:不同学校类型中的性别差异第25-26页
    2.2 男女教师在教育方式中的性别差异第26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班级名片中的性别密码:男女教师教育理念的比较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教研活动中的角色扮演:男女教师教学设计的比较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讨论会上的话语呈现:男女教师思维方式的比较第30-32页
第3章 做女教师更难:中学女教师职业生涯的纵向发展历程第32-56页
    3.1 事业型女教师案例分析第32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雷厉风行的黄老师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心怀愧疚的魏老师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事业型女教师现状小结:努力了也未必能进步第38-39页
    3.2 家庭型女教师案例分析第39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知足常乐的杨老师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随遇而安的李老师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家庭型教师现状小结: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放弃?第44-45页
    3.3 冲突型女教师案例分析第45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纠结痛苦的唐老师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濒临崩溃的廖老师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冲突性女教师现状小结:曾经的辉煌却成为了幸福的枷锁第52页
    3.4 中学女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困境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多重角色冲突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玻璃天花板现象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性别刻板印象第55-56页
第4章 教育中的“第二性”:中学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女性主义文化分析第56-71页
    4.1 四对夫妻教师职业人生的案例分析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王老师和张老师的职场差距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杨老师和唐老师的分居之痛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杨老师和董老师的调迁之路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邓老师与梁老师的退休计划第60页
    4.2 性别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男强女弱的文化传统观念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回归家庭的社会舆论渲染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生育、退休的社会制度制约第63-65页
    4.3 性别文化在学校生活中的表现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男将女兵的学校管理模式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男高女低的职业形象定势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理性教师的专业评价尺度第67-69页
    4.4 性别文化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男外女内的劳动分工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贤妻良母的角色限制第70-71页
第5章 走自己的路:中学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可能路径第71-79页
    5.1 对均等主义性别观念的反思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均等主义性别观念的表现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均等主义性别观的实质第72-73页
    5.2 对中学女教师性别优势的重新认识和发现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对中学女教师性别优势的重新认识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充分发挥女性优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第74-75页
    5.3 创造中学女教师职业发展的多元化路径第75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给予女教师职业选择的自由权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尊重女教师情感劳动的价值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建立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评价体系第77-79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9-81页
参考文献第81-85页
附录第85-86页
    附录 1 中学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访谈提纲第85-86页
致谢第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美基础教育信息公开的比较研究--基于教育部门官网的分析
下一篇:初中化学教学中ACP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