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地球物理学论文--水文科学(水界物理学)论文--水文分析与计算论文--水量平衡论文

气候变化对黑河上游径流量的影响研究

摘要第2-4页
Summary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研究进展及其结果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研究进展及其结果第12-14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15-16页
第二章 研究区域的慨况第16-18页
    2.1 自然地理第16-17页
    2.2 社会经济第17-18页
第三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第18-25页
    3.1 研究区的位置第18-19页
    3.2 原始资料的处理方法第19页
    3.3 统计计算和分析方法第19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气候倾向率[29]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变差系数vc与偏态系数Sc[30]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差积曲线[31]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累积距平曲线[32]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绝对变化比率K[33]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不均匀系数A[34]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相关分析[35]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M-K趋势检验[36]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9 斯波曼秩次相关[37]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0 德尔秩次相关[38]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1 均值跳跃性检验[39]第23-25页
第四章 黑河上游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第25-40页
    4.1 黑河上游地区气温变化特征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黑河上游地区的气温Cv、Cs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黑河上游气温年代演变趋势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黑河上游气温年际演变趋势检验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黑河上游气温年际演变趋势检验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黑河上游气温变化小结第29页
    4.2 黑河上游地区降水的变化特征第29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黑河上游地区的降水Cv、Cs值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黑河上游地区降水年代演变趋势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黑河上游地区降水年际演变趋势检验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黑河上游地区各代表站年际降水量M-K趋势检验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黑河上游地区降水变化小结第34-35页
    4.3 黑河上游地区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黑河上游地区各代表站蒸发量的Cv、Cs值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黑河上游地区各代表站蒸发年代演变趋势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黑河上游地区蒸发量年际演变趋势检验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黑河上游地区各代表站年际蒸发量M-K趋势检验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黑河上游地区蒸发量演变趋势分析第39-40页
第五章 黑河上游地区径流的变化特征第40-44页
    5.1 径流年内分配第40页
    5.2 各代表站径流特征值第40-41页
    5.3 各代表站年代平均流量变化趋势第41页
    5.4 径流年际变化趋势检验第41-42页
    5.5 黑河上游地区各代表站径流年际变化M-K检验第42-43页
    5.6 黑河上游径流变化小结第43-44页
第六章 径流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第44-48页
    6.1 气温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第44页
    6.2 降水量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第44-46页
    6.3 蒸量的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第46页
    6.4 气候变化对径流量影响小结第46-48页
第七章 黑河上游径流量预测第48-55页
    7.1 变化趋势预测方法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趋势成分分析法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周期波均值外延叠加模型[52]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7.1.3 谐波分析模型[53]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7.1.4 逐步回归分析模型[54]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7.1.5 预测模型精度评定第50-51页
    7.2 黑河上游径流变化趋势预测结果第51-52页
    7.3 极端水情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7.4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第55-58页
    8.1 结论第55-56页
    8.2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6页
    8.3 建议第56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作者简介第62-63页
导师简介第63-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考虑空间效应的基坑变形数值分析
下一篇:基于高频数据的中国黄金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实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