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FPGA的2D转3D实时视频转换技术的研究及实现
致谢 | 第7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2页 |
1.1 引言 | 第15页 |
1.2 双目立体显示的原理 | 第15-19页 |
1.2.1 人眼立体感的来源 | 第15-17页 |
1.2.2 3D立体视频观看方式 | 第17-18页 |
1.2.3 2D转3D算法 | 第18-19页 |
1.3 视频转换算法发展现状 | 第19-20页 |
1.3.1 利用三维模型绘制 | 第19-20页 |
1.3.2 利用图像绘制 | 第20页 |
1.4 2D转3D处理流程 | 第20-21页 |
1.5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| 第21-22页 |
1.5.1 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21页 |
1.5.2 本文的章节安排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基于FPGA的2D转3D图像处理 | 第22-43页 |
2.1 色彩复原算法 | 第22-28页 |
2.1.1 RAW转RGB的原理 | 第22-26页 |
2.1.2 颜色空间转换的实现 | 第26-28页 |
2.2 图像灰度化 | 第28-30页 |
2.2.1 RGB转Gray的原理 | 第28页 |
2.2.2 RGB转Gray的实现 | 第28-30页 |
2.3 图像降噪处理 | 第30-40页 |
2.3.1 中值滤波的原理及实现 | 第32-36页 |
2.3.2 高斯滤波的原理与实现 | 第36-39页 |
2.3.3 均值滤波的原理及实现 | 第39-40页 |
2.4 图像分割算法 | 第40-41页 |
2.5 图像压缩 | 第41-42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三章 运动检测模块的理论与硬件实现 | 第43-59页 |
3.1 帧差法 | 第43-46页 |
3.1.1 帧差法的理论 | 第43-44页 |
3.1.2 帧差法的实现 | 第44-46页 |
3.2 背景减法 | 第46-49页 |
3.2.1 背景减法的原理 | 第46页 |
3.2.2 背景减法的实现 | 第46-49页 |
3.3 基于块匹配法的运动检测算法 | 第49-54页 |
3.3.1 块匹配法的原理 | 第49-52页 |
3.3.2 块匹配法的实现 | 第52-54页 |
3.4 光流法 | 第54页 |
3.5 形态学处理 | 第54-58页 |
3.5.1 形态学的原理 | 第54-56页 |
3.5.2 形态学处理的实现 | 第56-58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四章 深度提取算法的原理及硬件实现 | 第59-68页 |
4.1 基于块匹配法提取深度提取 | 第59-62页 |
4.1.1 块匹配法提取深度信息的原理 | 第59-60页 |
4.1.2 块匹配法提取深度提取的实现 | 第60-62页 |
4.2 基于相对高度深度线索的深度估计 | 第62-67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五章 3D视频的合成技术 | 第68-84页 |
5.1 虚拟视点绘制的原理 | 第68-80页 |
5.1.1 从后向前的去褶皱法 | 第70-74页 |
5.1.2 3D图像变换 | 第74-76页 |
5.1.3 深度图向视差图的转换 | 第76-77页 |
5.1.4 空洞填补 | 第77-80页 |
5.2 去褶皱与空洞填补模块的实现 | 第80-82页 |
5.2.1 去褶皱模块的实现 | 第80页 |
5.2.2 空洞填补模块的实现 | 第80-82页 |
5.3 3D图像合成 | 第82-83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4-86页 |
6.1 工作总结 | 第84页 |
6.2 工作展望 | 第84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89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