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技术的研究与算法实现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1 绪论第8-15页
   ·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技术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-9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第9-14页
   ·运动模糊图像复原中的关键问题第14页
   ·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第14-15页
2 运动模糊图像复原的理论基础第15-38页
   ·图像退化与恢复的基本原理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图像退化原因第15页
     ·图像恢复原理第15-16页
   ·模糊图像的退化模型第16-23页
     ·模糊图像的一般退化模型第16-18页
     ·退化模型的计算第18-22页
     ·匀速直线运动模糊图像的退化模型第22-23页
   ·匀速直线运动模糊的点扩展函数第23-25页
     ·匀速直线运动模糊点扩展函数的确定第23-24页
     ·点扩展函数的离散化第24-25页
   ·几种常用的图像恢复方法第25-32页
     ·逆滤波第25-27页
     ·维纳滤波第27-29页
     ·Lucy-Richardoson恢复算法第29-32页
   ·图像质量评价第32-38页
     ·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第32-35页
     ·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第35-38页
3 运动模糊参数估计第38-49页
   ·运动方向的估计第38-44页
     ·运动模糊图像的频谱特征分析第38-41页
     ·Hough变换第41-43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3页
     ·噪声对估计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·模糊长度的估计第44-49页
     ·匀速直线运动模糊与波传播方程之间的关系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基于微分自相关函数的运动模糊长度估计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噪声对估计的影响第47-49页
4 基于编码曝光成像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第49-54页
   ·编码曝光成像原理第49页
   ·码型选择第49-51页
   ·编码曝光的实现第51页
   ·图像恢复第51-54页
     ·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图像恢复第52页
     ·PSF估计第52-54页
5 实验环境与结果分析第54-57页
   ·实验环境第54页
     ·编码曝光成像第54页
     ·系统硬件环境与软件开发平台第54页
   ·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4-57页
6 总结与展望第57-59页
   ·论文主要工作和总结第57页
   ·进一步工作展望第57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2-63页
致谢第63-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混沌的密码算法设计与研究
下一篇:单幅图像运动去模糊和视频序列稳像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