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特种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--光能加工设备及其加工论文

铁基金属材料的超短脉冲激光烧蚀机理及实验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6页
    1.1 课题来源第9页
    1.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3 界面吸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1.4 激光诱导损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1.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-16页
第2章 单晶铁表面污染物的吸附特性研究第16-27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6页
    2.2 分子动力学仿真理论基础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基本原理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模拟步骤第17-18页
    2.3 切屑在单晶铁表面的吸附研究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吸附模型的建立和仿真参数的设置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吸附强度最大晶面的选择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吸附过程及稳定状态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基底表面粗糙度对吸附的影响第21-22页
    2.4 油分子在单晶铁表面的吸附研究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吸附模型的建立和仿真参数的设置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吸附过程及稳定状态分析第24-26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6-27页
第3章 单晶铁的超短脉冲激光烧蚀模拟研究第27-38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7页
    3.2 激光烧蚀单晶铁的仿真模型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激光烧蚀金属的理论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激光与单晶铁的能量耦合模型第29-30页
    3.3 模拟系统的初始化第30-31页
    3.4 烧蚀现象和烧蚀机理分析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烧蚀现象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应力波现象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烧蚀阈值第36-37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4章 污染物作用下单晶铁的激光烧蚀机理研究第38-55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38页
    4.2 激光与污染单晶铁的能量耦合模型第38-39页
    4.3 模拟系统的初始化第39-40页
    4.4 模拟结果及分析第4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烧蚀现象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热影响区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能量加载方式对材料烧蚀的影响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激光能量对材料烧蚀的影响第49-53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3-55页
第5章 不锈钢表面污染物的吸附特性检测及激光损伤实验第55-69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5页
    5.2 表面洁净度表征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定性表征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定量表征第56页
    5.3 表面污染物检测实验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实验样品的制备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实验设备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5.4 激光损伤实验第59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实验操作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1-67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7-69页
结论第69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4-76页
致谢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片状电极超声辅助电火花加工装置及仿真与实验研究
下一篇:铸件结构与反重力铸造液面加压工艺参数作用规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