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11页 |
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2 现实意义 | 第12页 |
1.3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.1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 | 第12页 |
1.3.2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体 | 第12-13页 |
1.3.3 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| 第13页 |
1.3.4 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体制保障 | 第13-14页 |
1.4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4.1 关于公共产品的研究 | 第14页 |
1.4.2 西方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| 第14页 |
1.4.3 国外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经验 | 第14-15页 |
1.5 研究思路 | 第15页 |
1.6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| 第16-22页 |
2.1 相关概念的涵义 | 第16-20页 |
2.1.1 公共文化服务的涵义 | 第16-17页 |
2.1.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涵义 | 第17-20页 |
2.2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0-22页 |
2.2.1 公共产品理论 | 第20页 |
2.2.2 新公共服务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2.3 公共治理理论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肥东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分 | 第22-30页 |
3.1 基本现状调查 | 第22-26页 |
3.1.1 问卷调查分析 | 第22-23页 |
3.1.2 肥东县概况 | 第23-24页 |
3.1.3 肥东县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| 第24-26页 |
3.2 肥东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| 第26-28页 |
3.2.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与需求不匹配 | 第26页 |
3.2.2 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足 | 第26-27页 |
3.2.3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短缺 | 第27-28页 |
3.3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| 第28-30页 |
3.3.1 供给主体过于单一 | 第28页 |
3.3.2 筹资管理机制不健全 | 第28页 |
3.3.3 农民表达需求的意识低表达渠道受阻 | 第28-29页 |
3.3.4 政府思想重视程度不高 | 第29页 |
3.3.5 缺乏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 | 第29-30页 |
第4章 部分市县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实践经验 | 第30-33页 |
4.1 滁州市经验 | 第30-31页 |
4.2 肥西县经验 | 第31-33页 |
第5章 提高肥东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的对策 | 第33-41页 |
5.1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| 第33-34页 |
5.2 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筹资渠道,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| 第34-35页 |
5.3 多措并举丰富供给主体 | 第35-36页 |
5.4 整合文化资源,打造地方特色 | 第36-37页 |
5.5 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 | 第37-41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1-42页 |
致谢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附录1 | 第46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