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波场中铬铁矿硅热还原过程研究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33页 |
1.1 铬铁矿的资源分布及概况 | 第12-14页 |
1.1.1 金属铬的特征及用途 | 第12-13页 |
1.1.2 铬铁矿资源分布概况 | 第13-14页 |
1.2 铬铁合金 | 第14-18页 |
1.2.1 铬铁合金的发展概况 | 第14-15页 |
1.2.2 铬铁生产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2.3 生产中低碳铬铁合金的主要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3 铬铁矿的研究现状 | 第18-21页 |
1.3.1 熔融还原法 | 第19-20页 |
1.3.2 等离子法 | 第20-21页 |
1.3.3 STAR炉 | 第21页 |
1.4 铬铁矿预处理方法的简述 | 第21-27页 |
1.4.1 预处理方法 | 第21-25页 |
1.4.2 铬铁矿造块的简述 | 第25-27页 |
1.5 微波加热技术概述 | 第27-29页 |
1.5.1 微波加热技术简述 | 第27-28页 |
1.5.2 微波加热技术的特点 | 第28-29页 |
1.6 微波加热原理 | 第29-30页 |
1.7 微波加热技术在冶金中的应用 | 第30-32页 |
1.8 论文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及内容 | 第32-33页 |
1.8.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32页 |
1.8.2 论文研究的内容 | 第32-33页 |
第二章 实验过程与研究方法 | 第33-44页 |
2.1 实验目的与工艺流程 | 第33-34页 |
2.1.1 实验流程 | 第33-34页 |
2.2 原料吸波性能的研究 | 第34-39页 |
2.2.1 介电特性测试系统 | 第35-36页 |
2.2.2 原料的介电性能研究 | 第36-39页 |
2.3 微波加热设备 | 第39-40页 |
2.4 原料及产物物相分析检测设备 | 第40-41页 |
2.5 产物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的检测方法 | 第41-43页 |
2.5.1 产物MTe检测方法 | 第41-42页 |
2.5.2 产物TFe检测方法 | 第42页 |
2.5.3 产物中铬含量的检测方法 | 第42-43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三章 原料性能的分析及研究方法 | 第44-49页 |
3.1 铬铁矿粉的物化性能 | 第44-46页 |
3.1.1 铬铁矿粉的化学成分 | 第44页 |
3.1.2 铬铁矿粉的粒度分析 | 第44-45页 |
3.1.3 铬铁矿粉的矿相分析 | 第45-46页 |
3.2 还原剂硅铁合金的成分 | 第46-47页 |
3.3 物料配加探究计算 | 第47-4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四章 硅热还原工艺过程的应用探究 | 第49-55页 |
4.1 硅热还原铬铁矿粉热力学分析 | 第49-51页 |
4.2 实验参数 | 第51页 |
4.3 热重分析 | 第51-54页 |
4.3.1 热重分析仪的介绍 | 第51-53页 |
4.3.2 含硅铬铁矿粉的热重分析 | 第53-5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微波场中铬铁矿硅热还原过程的影响因素 | 第55-67页 |
5.1 原料粒度对硅热还原工艺过程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5.1.1 颗粒尺寸对还原过程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5.2 还原时间对铬的金属化率的影响 | 第56-58页 |
5.3 还原温度对硅热还原工艺过程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5.4 微波功率对硅热还原工艺过程的影响 | 第59-61页 |
5.5 还原剂用量对硅热还原工艺过程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5.6 料层厚度对硅热还原工艺过程的影响 | 第62-63页 |
5.7 产物的显微矿相结构研究 | 第63-66页 |
5.7.1 还原产物的SEM表征 | 第63-64页 |
5.7.2 合金相的分析 | 第64-65页 |
5.7.3 还原产物的成分检测 | 第65-66页 |
5.8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67-69页 |
6.1 结论 | 第67-68页 |
6.2 展望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9页 |
附录 | 第79-80页 |
附录A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9页 |
附录B 硕士期间发表的专利 | 第79-80页 |
附录C 参与科研项目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