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特殊分区规划论文

丽江复华度假区景观设计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课题相关理论和综述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相关研究学科综述第13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和创新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创新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框架第14-16页
第二章 旅游度假区及乡土景观概述第16-20页
    2.1 旅游度假区景观设计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旅游度假区的概念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旅游度假区景观设计的特点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旅游度假区中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第16-17页
    2.2 乡土景观设计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乡土景观的概念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乡土景观的设计特点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乡土景观中地域文化元素体现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乡土景观中的生态景观设计表达第18页
    2.3 旅游度假区景观现有问题及乡土景观理念融入必要性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旅游度假区建设中的问题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乡土景观建设的必要性第19-20页
第三章 实例分析与调研第20-42页
    3.1 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旅游度假区第20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项目背景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设计构想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案例简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设计分析第22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案例总结第29页
    3.2 丽江周边旅游度假区案例现场调研第2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项目背景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场地分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样本度假区绿化分析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样本度假区景观建筑小品分析第33-42页
第四章 地域文化生态型旅游度假区设计原则和方法第42-46页
    4.1 景观的乡土化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乡土植被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乡土元素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本土环境第42-43页
    4.2 设计原则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人性化设计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功能性原则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乡土情景化第43页
    4.3 旅游度假区景观的乡土理念设计方法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乡土元素融入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特色景观设计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文化元素小品、构筑物设计第44-46页
第五章 丽江复华度假区景观项目分析及方案第46-120页
    5.1 丽江复华度假区景观项目分析第4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丽江市城市规划及旅游地产业现状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场地优劣势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项目概况分析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气候分析与自然景观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设计元素的提取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6 功能布局第57-58页
    5.2 景观设计第5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设计目标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设计主题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设计思路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总体功能分区、交通流线、视线高程第63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地域特色和乡土景观在方案中的体现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规划总图第67-69页
    5.3 各分区景观布局分析第6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商业古街区第69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乡村农耕特色观光区第77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高端度假区第90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剖面设计第99-100页
    5.4 乡土景观要素设计第100-11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植物规划设计第101-10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景观小品设计第105-11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标识设计第113-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铺装意向第114-11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木栈道材质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6 雕塑小品意向第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7 灯具意向第116-11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8 古街照明意向第11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9 公共座椅、垃圾箱意向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0 标识系统意向第11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1 服务设施布置第118-119页
    5.5 乡土景观设计反思第119-120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20-122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120页
    6.2 思考与展望第120-122页
致谢第122-124页
参考文献第124-126页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第126页

论文共12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皖南民居结构体系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评价
下一篇:野登坝湿地风景名胜区规划及景观设计--基于生态技术下的库区尾坝景观修复与营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