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汉家庭亲子关系的比较研究--以银川市S中学初中生及其家长为例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7-13页 |
| 一、研究缘起 | 第7页 |
| 二、文献综述 | 第7-13页 |
| 三、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3页 |
| 第二章 研究设计 | 第13-19页 |
| 一、基本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| 二、概念操作化 | 第14页 |
| 三、理论基础 | 第14-16页 |
| 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| 五、研究假设 | 第17页 |
| 六、调查地点和样本概况 | 第17-19页 |
| 第三章 回汉家庭亲子关系现状 | 第19-34页 |
| 一、回汉家庭亲子沟通 | 第20-22页 |
| 二、回汉家庭亲子冲突的分析 | 第22-25页 |
| 三、回汉家庭亲子交流意愿的分析 | 第25-28页 |
| 四、回汉家庭亲子评价的分析 | 第28-31页 |
| 五、回汉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支持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六、回汉家庭父母对子女交友干涉的分析 | 第32-34页 |
| 第四章 回汉家庭亲子现状的民族特征 | 第34-37页 |
| 一、回汉家庭亲子沟通的民族特征 | 第34-35页 |
| 二、回汉家庭亲子交流意愿的民族特征 | 第35页 |
| 三、回汉家庭亲子冲突的民族特征 | 第35-36页 |
| 四、回汉家庭亲子评价的民族特征 | 第36页 |
| 五、回汉家庭父母对孩子支持的民族特征 | 第36页 |
| 六、父母对子女交友的干涉 | 第36-37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37-40页 |
| 一、措施及建议 | 第38页 |
| 二、创新与不足 | 第38-4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| 附录一 回汉家庭亲子关系的问卷 | 第43-46页 |
| 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