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水桃城区供电公司配网线路的优化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配电网优化的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配电网优化研究的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1 配电网优化的目标 | 第10-11页 |
1.2.2 配电网优化的研究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2.3 配电网优化的模型和求解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| 第13-1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配电网优化的基本理论 | 第15-28页 |
2.1 配电网优化的基本原则 | 第15-16页 |
2.1.1 配电网优化的总体原则 | 第15页 |
2.1.2 配电网优化的技术原则 | 第15-16页 |
2.2 用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的基本理论 | 第16-19页 |
2.2.1 用户统计单位 | 第16页 |
2.2.2 停电性质分类 | 第16-17页 |
2.2.3 可靠性主要指标及计算公式 | 第17-19页 |
2.3 电力网线损计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| 第19-21页 |
2.3.1 电力网线损的基本概念 | 第19-20页 |
2.3.2 电力网线损计算的基本原理 | 第20页 |
2.3.3 电力网线损计算的基本方法 | 第20-21页 |
2.4 配电网的潮流计算方法 | 第21-26页 |
2.4.1 等效负荷模型 | 第21-23页 |
2.4.2 潮流计算方法 | 第23-25页 |
2.4.3 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性能比较 | 第25-2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配电网优化的模型及求解方法 | 第28-39页 |
3.1 配电网优化模型的建立 | 第28-31页 |
3.1.1 单目标函数的配电网优化 | 第28-29页 |
3.1.2 多因素目标函数的配电网优化 | 第29-31页 |
3.2 配电网优化模型的求解 | 第31-38页 |
3.2.1 遗传算法的特点 | 第31-32页 |
3.2.2 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 | 第32-33页 |
3.2.3 染色体编码 | 第33-34页 |
3.2.4 初始种群的生成 | 第34-35页 |
3.2.5 选择 | 第35-36页 |
3.2.6 辐射型网络的修复 | 第36-38页 |
3.2.7 基于GA的配电网优化模型求解 | 第3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桃城区配网优化结果 | 第39-62页 |
4.1 负荷转移的目的和意义 | 第39-48页 |
4.1.1 桃城区配网负荷转移背景 | 第39-44页 |
4.1.2 桃城区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的比较 | 第44-45页 |
4.1.3 等值电阻法计算配电网线损 | 第45-47页 |
4.1.4 配电网负荷优化结果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2 配网优化算例分析 | 第48-61页 |
4.2.1 算例介绍 | 第48-55页 |
4.2.2 网络优化前的计算结果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2.3 网络优化后的计算结果分析 | 第56-57页 |
4.2.4 结果对比 | 第57-59页 |
4.2.5 线路可靠性对比 | 第59-60页 |
4.2.6 优化结果对比 | 第60-6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