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35页 |
1.1 引言 | 第9页 |
1.2 肿瘤多药耐药性的发生机制 | 第9-14页 |
1.2.1 外排泵介导的MDR | 第9-11页 |
1.2.2 外排泵非依赖型MDR | 第11-12页 |
1.2.3 肿瘤干细胞介导的MDR | 第12页 |
1.2.4 肿瘤异质性介导的MDR | 第12页 |
1.2.5 内在和获得性耐药 | 第12-13页 |
1.2.6 肿瘤微环境与MDR | 第13-14页 |
1.3 目前针对肿瘤多药耐药性的主要治疗方法 | 第14-17页 |
1.3.1 克服MDR外排泵机制 | 第14页 |
1.3.2 RNA干扰技术 | 第14-15页 |
1.3.3 肿瘤细胞凋亡的阈值调控 | 第15页 |
1.3.4 靶向肿瘤干细胞治疗 | 第15-16页 |
1.3.5 物理方法克服MDR | 第16-17页 |
1.4 纳米颗粒抑制肿瘤多药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| 第17-24页 |
1.4.1 树枝状大分子 | 第17-20页 |
1.4.2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| 第20-22页 |
1.4.3 脂质体药物载体 | 第22-23页 |
1.4.4 聚合物纳米颗粒和胶束 | 第23-24页 |
1.4.5 其他纳米颗粒 | 第24页 |
1.5 目前肿瘤多药耐药性面临的挑战以及前景展望 | 第24-26页 |
1.6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研究目的 | 第26-2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7-35页 |
第二章 多功能聚酰胺胺修饰的纳米硒双载siRNA和顺铂逆转A549/DDP细胞的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| 第35-62页 |
2.1 引言 | 第35-37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37-42页 |
2.2.1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37-38页 |
2.2.2 细胞株与siRNA序列 | 第38-39页 |
2.2.3 实验方法 | 第39-42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2-5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第三章 Se@LDH/siRNAs协同逆转P-糖蛋白和III型 β-微管蛋白介导的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| 第62-88页 |
3.1 引言 | 第62-64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64-68页 |
3.2.1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64页 |
3.2.2 细胞株与siRNA序列 | 第64页 |
3.2.3 实验方法 | 第64-68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8-82页 |
3.3.1 Se@LDH纳米的表征 | 第68-70页 |
3.3.2 Se@LDH基因负载试验 | 第70页 |
3.3.3 纳米输送siRNA进入细胞 | 第70-72页 |
3.3.4 细胞转染 | 第72-73页 |
3.3.5 细胞毒性试验 | 第73-75页 |
3.3.6 细胞形貌改变 | 第75页 |
3.3.7 胞内活性氧 | 第75-77页 |
3.3.8 Se@LDH对微管蛋白聚集的影响 | 第77-78页 |
3.3.9 siRNA传送体系对P-gp和 β-tubulin III的影响 | 第78-81页 |
3.3.10 Se@LDH-pooled siRNAs对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| 第81-8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8页 |
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| 第88-89页 |
致谢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