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术馆走向公共文化空间的传播实践研究--以广东美术馆为例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1.绪论 | 第6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6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3页 |
1.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2.美术馆发展概况 | 第14-20页 |
2.1 西方美术馆发展概况 | 第14页 |
2.2 中国美术馆发展概况 | 第14-16页 |
2.3 美术馆的功能及意义 | 第16-18页 |
2.4 广东美术馆概述 | 第18-20页 |
3.公共文化空间的阐述和分析 | 第20-26页 |
3.1 公共领域的理论梳理 | 第20-23页 |
3.2 对公共文化空间的解析 | 第23-26页 |
4.美术馆公共文化空间的多层次解读 | 第26-38页 |
4.1 物理空间:美术馆建筑与城市意象的构建 | 第26-28页 |
4.2 意义空间:艺术品的空间配置与价值赋予 | 第28-30页 |
4.3 体验空间:观众的信息获取与价值共享 | 第30-38页 |
5.美术馆的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路径 | 第38-47页 |
5.1 美术馆的文化生产方式 | 第38-41页 |
5.2 美术馆的文化传播途径 | 第41-47页 |
6.美术馆传播实践的反思 | 第47-53页 |
6.1 美术馆走向公共文化空间的阻碍 | 第47-49页 |
6.2 美术馆公共文化空间的扩展途径 | 第49-53页 |
结语 | 第53-55页 |
注释 | 第55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
附录 | 第60-62页 |
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清单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