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--中国论文--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论文

政府基础设施供给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--基于广东省2010-2013年的实证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23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概念界定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基础设施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政府供给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居民幸福感第14页
    1.3 文献综述与评析第14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基础设施供给的理想方式与现实选择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政府基础设施供给的范围与结果测量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居民幸福感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第18-20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整体研究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数据来源与分析技术第21页
    1.5 论文逻辑与内容体系第21-23页
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假设第23-33页
    2.1 政府基础设施供给的理论角色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基础设施政府供给的理论依据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政府基础设施供给的角色定位第27页
    2.2 政府基础设施供给影响居民幸福感的理论机制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基础设施供给可转化为公共福利或社会效用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基础设施供给可转化为社会保障机制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基础设施供给可转化为产权制度设计和运行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基础设施供给可转化为政府基本经济职能的重要输出第30页
    2.3 政府基础设施供给影响居民幸福感的技术路径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政府基础设施供给通过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居民幸福感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政府基础设施供给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居民幸福感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政府基础设施供给通过增进社会公平提升居民幸福感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政府基础设施供给通过提升政府绩效表现提升居民幸福感第31-33页
第三章 测量技术与数据来源第33-42页
    3.1 政府基础设施供给指数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指标体系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数据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描述统计第36-39页
    3.2 居民幸福感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测量说明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描述统计第40-42页
第四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解释第42-49页
    4.1 模型构建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模型选择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变量描述第43-45页
    4.2 实证结果第45-46页
    4.3 结果解释第46-49页
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49-53页
    5.1 政府基础设施供给影响居民幸福的结构模型第49-50页
    5.2 以居民幸福为导向的政府基础设施供给优化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界定责权分属,建立政府、市场与社会有效合作的供给模式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加大基础设施供给中政府的决策及引导功能作用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重视区域、城乡及不同人群间基础设施享有均等化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着力政府自身质量与公共服务效能的改善第52页
    5.3 相关问题探讨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6页
附录1:2013 年度广东公众幸福感调查问卷第56-57页
附录2: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情况第57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附件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会网络、人力资本对城镇家庭金融参与影响--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
下一篇:高校女性教工的工作家庭增益对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--以暨南大学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