壮族曲艺“唐皇”及其教育传承研究--以广西田东地区为例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绪论 | 第9-14页 |
一、相关概念说明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起源 | 第10页 |
三、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0-12页 |
四、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五、研究方法及思路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壮族唐皇历史发展概述 | 第14-21页 |
一、壮族唐皇的分布概况 | 第14-15页 |
二、壮族唐皇的发展沿革 | 第15-21页 |
(一)宋元戏曲——壮族唐皇的源头 | 第15-18页 |
1.相关文献记载 | 第15-16页 |
2.宋元戏曲扎根壮族的历史条件 | 第16-18页 |
(二)壮族唐皇的历史沿革 | 第18-21页 |
1.明清形成期 | 第18-19页 |
2.清末发展期 | 第19页 |
3.“文革”消寂期 | 第19页 |
4.改革开放复苏期 | 第19-20页 |
5.21 世纪创新发展期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广西田东地区壮族唐皇的音乐艺术 | 第21-46页 |
一、田东县历史文化概貌 | 第21-24页 |
(一)壮汉政治经济交流聚集地 | 第21-22页 |
(二)壮族为主的多民族人口杂居 | 第22页 |
(三)北部壮话与土俗字 | 第22-23页 |
(四)祖先崇拜为主的民族信仰 | 第23页 |
(五)丰富的民间歌舞艺术 | 第23-24页 |
二、田东壮族唐皇的说唱内容 | 第24-30页 |
(一)说唱题材 | 第24-27页 |
1.汉族历史故事 | 第24-25页 |
2.革命历史故事 | 第25-26页 |
3.壮族当代社会生活故事 | 第26-27页 |
(二)说唱语言 | 第27-28页 |
(三)文本记录 | 第28-29页 |
(四)说唱内容的“壮化”与“汉化” | 第29-30页 |
三、田东壮族唐皇的说唱形式 | 第30-43页 |
(一)说唱空间与方式 | 第30-32页 |
1.闲时说唱 | 第30-31页 |
2.民俗节日说唱 | 第31页 |
3.舞台表演说唱 | 第31-32页 |
(二)说唱音乐 | 第32-41页 |
1.曲调音乐 | 第32-35页 |
2.“越徵调式”的稳定性 | 第35-36页 |
3.“依字行腔”的即兴性 | 第36-39页 |
4.说唱音域 | 第39-41页 |
(三)伴奏形式 | 第41-42页 |
(四)说唱形式的“汉化” | 第42-43页 |
四、田东壮族唐皇的说唱功能 | 第43-46页 |
(一)情感寄托 | 第43-44页 |
(二)记录历史 | 第44页 |
(三)道德教育 | 第44-45页 |
(四)文化宣传 | 第45-46页 |
第三章 田东壮族唐皇的教育传承 | 第46-64页 |
一、田东壮族唐皇的教育传承价值 | 第46-47页 |
(一)民族精神的发扬 | 第46页 |
(二)民族文化的审美教育 | 第46-47页 |
(三)社会交流价值 | 第47页 |
二、田东壮族唐皇的教育传承方式与内容 | 第47-58页 |
(一)文化自觉——族群教育传承 | 第47-52页 |
1.家庭教育传承 | 第47-49页 |
2.师徒教育传承 | 第49页 |
3.传承谱系 | 第49-51页 |
4.主要传承人 | 第51-52页 |
(二)多重合力——社会教育传承 | 第52-56页 |
1.歌圩歌会的传播传承 | 第52-53页 |
2.政府保护传承 | 第53-55页 |
3.承前启后——曲艺社团的传承 | 第55页 |
4.社会媒体的宣传 | 第55-56页 |
5.学者、研究者的传承 | 第56页 |
(三)以老带新——学校教育传承 | 第56-58页 |
三、田东壮族唐皇的教育传承变迁与原因探析 | 第58-64页 |
(一)田东壮族唐皇教育传承变迁表征 | 第58-61页 |
(二)田东壮族唐皇教育传承变迁内外因 | 第61-64页 |
1.内因 | 第61-62页 |
2.外因 | 第62-64页 |
第四章 对田东壮族唐皇的教育传承思考 | 第64-73页 |
一、田东壮族唐皇教育传承困境及成因透析 | 第64-67页 |
(一)教育传承区域的局限 | 第64页 |
(二)教育传承“形式化”问题 | 第64-65页 |
(三)教育传承资料不够完整 | 第65-66页 |
(四)传承创新“量”与“度”把握不合理 | 第66页 |
(五)“非遗”传承的利弊 | 第66-67页 |
二、对壮族唐皇教育传承的建议 | 第67-73页 |
(一)对壮族唐皇生存环境的保护 | 第67-68页 |
(二)完善教育传承机制 | 第68-70页 |
(三)坚持传承与创新结合 | 第70-71页 |
(四)高校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 | 第71页 |
(五)壮族唐皇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| 第71-73页 |
结语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附录:田野图片 | 第77-80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承担的科研任务 | 第80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