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交通运输经济论文--旅游经济论文--中国旅游事业论文

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--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1 绪论第12-2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5-17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内容第17-20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图第21-23页
2 基本概念、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第23-43页
    2.1 基本概念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度假旅游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乡村度假旅游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乡村型度假旅游地第27-28页
    2.2 文献综述第28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乡村度假研究综述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综述第33-38页
    2.3 理论基础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第40-43页
3 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第43-52页
    3.1 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目标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第45-47页
    3.2 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影响因素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第49-50页
    3.3 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模型第50-52页
4 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52-92页
    4.1 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52-53页
    4.2 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提出第53-57页
    4.3 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筛选第57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专家咨询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问卷设计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统计结果分析第59-76页
    4.4 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第76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层次分析法第76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数据分析第80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权重总排序第86-88页
    4.5 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水平综合评价第88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评价指标量化第88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综合评价模型第9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综合评价标准第91-92页
5 袁家村乡村度假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第92-113页
    5.1 袁家村乡村度假旅游概况第92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袁家村概况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袁家村乡村度假旅游发展概况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案例地选取依据第94-95页
    5.2 袁家村乡村度假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内容第95-10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生态子系统第95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经济子系统第97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社会文化子系统第99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发展支持子系统第101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目的地管理子系统第104-107页
    5.3 袁家村乡村度假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第107-11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各指标得分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综合得分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发展建议第110-113页
6 结论与展望第113-117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113-115页
    6.2 研究创新点第115-116页
    6.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16-117页
参考文献第117-120页
附录第120-132页
致谢第132-13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情况第133页

论文共13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分类综合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
下一篇:中小企业员工关系管理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