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缩略语 | 第13-1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22页 |
1.1 香农信道编码定理 | 第14-15页 |
1.2 LDPC码基本理论 | 第15-18页 |
1.2.1 LDPC码的矩阵表示 | 第15-16页 |
1.2.2 LDPC码的Tanner图表示 | 第16-17页 |
1.2.3 LDPC码的度表示 | 第17-18页 |
1.3 LDPC码的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4 论文内容 | 第19-22页 |
1.4.1 本文工作 | 第19-20页 |
1.4.2 内容提要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一种不含“4-环”的LDPC码的构造方法 | 第22-34页 |
2.1 引言 | 第22-23页 |
2.2 校验矩阵的构造方法 | 第23-26页 |
2.2.1 随机构造法 | 第23-25页 |
2.2.2 结构化构造法 | 第25-26页 |
2.3 QC-LDPC码的构造方法 | 第26-28页 |
2.4 一种不含“4-环”的QC-LDPC码新颖构造方法 | 第28-30页 |
2.5 不同码构造方法的分析比较 | 第30-33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3章 基于SPFA的LDPC码环数判定方法 | 第34-54页 |
3.1 引言 | 第34页 |
3.2 现有的环数检测算法 | 第34-41页 |
3.2.1 不同环长的环形状 | 第35-37页 |
3.2.2 不同环长的环分析检测算法 | 第37-41页 |
3.3 一种基于SPFA算法的改进环数检测算法 | 第41-48页 |
3.3.1 SPFA算法 | 第42-44页 |
3.3.2 改进环数检测算法 | 第44-48页 |
3.4 不同环数检测算法的分析比较 | 第48-5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4章 LDPC码的改进译码算法 | 第54-66页 |
4.1 引言 | 第54页 |
4.2 LDPC码的置信传播(BP)译码算法 | 第54-61页 |
4.2.1 概率域BP译码算法 | 第55-58页 |
4.2.2 LLR-BP译码算法 | 第58-61页 |
4.3 LDPC码的最小和(Min-Sum)译码算法 | 第61页 |
4.4 LDPC码的改进译码算法 | 第61-63页 |
4.4.1 LLR-BP算法与Min-Sum算法的差异 | 第61-62页 |
4.4.2 一种基于LLR-BP算法与Min-Sum算法的改进译码算法 | 第62-63页 |
4.5 不同译码算法的分析比较 | 第63-65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5章 LDPC码编码的双向递归实现方案 | 第66-82页 |
5.1 引言 | 第66页 |
5.2 基于802.16e标准的编码算法 | 第66-74页 |
5.2.1 802.16e标准LDPC码的构造 | 第66-70页 |
5.2.2 单位矩阵的循环右移性质 | 第70-71页 |
5.2.3 一种基于802.16e的双向递归编码方案 | 第71-74页 |
5.3 不同编码算法的复杂度比较 | 第74-80页 |
5.3.1 高斯消元编码算法 | 第74-75页 |
5.3.2 LU编码算法 | 第75-76页 |
5.3.3 Effecient编码算法 | 第76-78页 |
5.3.4 复杂度比较 | 第78-8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0-82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2-84页 |
6.1 全文工作总结 | 第82-83页 |
6.2 未来研究展望 | 第83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8页 |
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88-90页 |
致谢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