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3-15页 |
1.2.1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4 创新点及不足 | 第17-18页 |
1.4.1 主要创新 | 第17页 |
1.4.2 论文不足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P2P网络借贷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4页 |
2.1 P2P网络借贷的概念 | 第18-21页 |
2.1.1 P2P网络借贷的定义 | 第18页 |
2.1.2 P2P网络借贷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| 第18-21页 |
2.2 P2P网络借贷的主要模式 | 第21-24页 |
2.2.1 线上的中介平台模式 | 第22页 |
2.2.2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复合中介模式 | 第22-23页 |
2.2.3 债权转让模式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P2P网络借贷风险问题探析 | 第24-37页 |
3.1 P2P网络借贷风险分析 | 第24-28页 |
3.1.1 P2P网络借贷风险的特点 | 第24-25页 |
3.1.2 P2P网络借贷风险的分类 | 第25-28页 |
3.2 中美网贷风险防范的对比分析 | 第28-32页 |
3.2.1 中国P2P网络借贷风险防范现状及措施 | 第28-29页 |
3.2.2 美国P2P网络借贷风险防范现状及措施 | 第29-32页 |
3.3 中国P2P网贷风险防范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2-37页 |
第4章 以平安普惠为例分析P2P网贷风险防范 | 第37-46页 |
4.1 平安普惠P2P网贷行业的发展概况 | 第38页 |
4.2 平安普惠P2P风险防范的现状及来源分析 | 第38-46页 |
4.2.1 内部风险的成因及控制分析 | 第40-44页 |
4.2.2 外部风险的成因及技术创新对风险防范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第5章 P2P网络借贷风险防范的对策及建议 | 第46-52页 |
5.1 基于宏观视角政府行为的对策及建议 | 第46-48页 |
5.1.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| 第46-47页 |
5.1.2 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 | 第47页 |
5.1.3 加强个人征信系统建设 | 第47-48页 |
5.1.4 创建良好的投资者风险防范意识的环境 | 第48页 |
5.2 基于微观视角企业行为的对策及建议 | 第48-52页 |
5.2.1 加强平台自身的内部控制 | 第48-49页 |
5.2.2 明确禁止的违法违规行为 | 第49-50页 |
5.2.3 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与信息共享制度 | 第50页 |
5.2.4 提高互联网技术水平 | 第50-52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