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形式主义美学背景下惠斯勒的绘画形式 | 第10-13页 |
第一节 19世纪的形式主义美学发展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“有意味的形式”与“形式意味” | 第11页 |
第三节 惠斯勒非功利性的绘画形式意味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惠斯勒非功利性的绘画形式意味的表现形态 | 第13-26页 |
第一节 理性与感性的交错——惠斯勒陌生化的构图 | 第13-17页 |
第二节 从现实到唯美——惠斯勒绘画造型的距离感 | 第17-21页 |
第三节 “永恒的夜曲”——惠斯勒绘画色彩的音乐感 | 第21-26页 |
第三章 惠斯勒绘画的艺术观念对个人绘画创作研究的影响 | 第26-31页 |
第一节 从后世对惠斯勒的绘画的学习中获得的启示 | 第26-27页 |
第二节 对于惠斯勒绘画中的感受性的认识和借鉴 | 第27-28页 |
第二节 对于惠斯勒绘画中的精神性的吸收和转化 | 第28-31页 |
第四章 惠斯勒绘画的技法方式对个人绘画创作的影响 | 第31-35页 |
第一节 理性构图与感性认识相结合 | 第31-32页 |
第二节 营造灰色调的整体色彩效果 | 第32-33页 |
第三节 材料与技巧上的巧妙运用 | 第33-35页 |
结论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7页 |
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| 第37-38页 |
致谢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