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思聪人物画创作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绪论 | 第8-11页 |
第一章 周思聪人物画创作三阶段 | 第11-16页 |
第一节 主题性创作阶段 | 第11-13页 |
第二节 形式探索阶段 | 第13-14页 |
第三节 抒情阶段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影响周思聪人物画创作的主要因素 | 第16-21页 |
第一节 李可染、蒋兆和、叶浅予的教导 | 第16-18页 |
第二节 丸木位里、赤松俊子的启发 | 第18-19页 |
第三节 艺术个性的驱使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周思聪人物画创作的艺术特点 | 第21-25页 |
第一节 独特的笔墨语言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与时俱进的造型语言 | 第22-23页 |
第三节 由内隐到外显的女性意识 | 第23-25页 |
第四章 周思聪以生活为本源的人物画创作 | 第25-41页 |
第一节 三次主要的写生经历 | 第25-37页 |
一、邢台震区之行 | 第25-27页 |
(一)人物形象的真实性 | 第26-27页 |
(二)笔墨的丰富性 | 第27页 |
(三)影响 | 第27页 |
二、辽源矿区之行 | 第27-34页 |
(一)《矿工图》组画的创作背景 | 第29页 |
(二)转变表现形式的原因 | 第29-30页 |
(三)形式语言分析 | 第30-33页 |
(四)对《原爆图》造型语言的借鉴 | 第33-34页 |
三、四川大凉山之行 | 第34-37页 |
(一)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》 | 第35-36页 |
(二)《高原暮归图》与《风雪夜归图》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人物形象由写生到创作的转化 | 第37-41页 |
第五章 周思聪人物画创作的影响与启示 | 第41-46页 |
第一节 对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的推动 | 第41-43页 |
第二节 对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的启示 | 第43-46页 |
一、水墨人物画的发展需具备时代性 | 第43页 |
二、水墨人物画的创新需重视写生 | 第43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