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经济法论文--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--企业法、公司法论文

股东提案权制度研究

摘要第2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绪论第8-14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本文的创新点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本文的不足第13-14页
第2章 股东提案权理论概述第14-22页
    2.1 股东提案权制度立法原因第14-15页
    2.2 股东提案权的基本范畴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股东提案权的含义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股东提案权的性质第16-17页
    2.3 股东提案权的价值分析第17-22页
第3章 我国股东提案权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2-29页
    3.1 提案主体资格缺陷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持股比例要求过高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持股时间欠缺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持股性质不明第24页
    3.2 提案内容范围缺陷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提案内容范围狭隘、模糊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缺乏提案的审查机制第25-26页
    3.3 提案权行使程序缺陷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其他股东思索时间仓促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提案数量和字数没有限制第27页
    3.4 救济途径缺陷第27-29页
第4章 域外股东提案权立法的评析第29-37页
    4.1 美国股东提案权制度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美国股东提案之主体资格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美国股东提案之内容范围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美国提案之行使程序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美国股东提案之救济途径第32-33页
    4.2 日本股东提案权制度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日本股东提案之主体资格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日本股东提案之提案内容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日本股东提案之行使程序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日本股东提案之救济方式第35-36页
    4.3 域外立法简析第36-37页
第5章 本国股东提案权制度的完善第37-47页
    5.1 完善提案股东主体资格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降低持股比例,兼采多元化持股标准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增加股东持股时间要件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明确股东的持股性质第38-39页
    5.2 建立健全的股东提案审查机制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明确提案内容范围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明确提案审查机关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明确提案审查程序第43页
    5.3 完善股东提案行使程序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完善提案提交时间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完善提案数量和提案字数的限制第43-44页
    5.4 完善股东提案权救济机制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行政救济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司法救济第45-47页
第6章 结论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0页
致谢第50-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隐名股东的权利保护探究
下一篇:互联网企业价格滥用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