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序言 | 第9-11页 |
第1章 自由心证的概述 | 第11-20页 |
1.1 自由心证的词源 | 第11-12页 |
1.2 自由心证遵循原则 | 第12-14页 |
1.2.1 法律真实原则 | 第12页 |
1.2.2 合法性原则 | 第12页 |
1.2.3 合理性原则 | 第12-13页 |
1.2.4 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| 第13-14页 |
1.3 大陆法系国家自由心证制度的历史发展 | 第14-16页 |
1.3.1 古罗马时期的自由心证制度 | 第14页 |
1.3.2 中世纪晚期的法定证据制度 | 第14-15页 |
1.3.3 大陆法系国家现代自由心证制度产生的历史经过 | 第15-16页 |
1.4 英美法系国家自由心证制度的历史演进 | 第16-17页 |
1.5 自由心证在我国的合理性 | 第17-20页 |
1.5.1 自由心证符合我国的国情 | 第17-18页 |
1.5.2 现代自由心证符合唯物主义哲学 | 第18页 |
1.5.3 现代自由心证符合我国的司法实践现状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自由心证的制约和保障 | 第20-26页 |
2.1 自由心证原则即法官自由裁量的制约和保障 | 第20-22页 |
2.2 自由心证制度监督机制 | 第22-24页 |
2.2.1 内部的监督机制 | 第22-23页 |
2.2.2 外部制约机制 | 第23页 |
2.2.3 自由心证监督机制的现实意义 | 第23-24页 |
2.3 自由心证制度的保障和制约措施 | 第24-26页 |
2.3.1 对心证自由形成的保障和制约 | 第24页 |
2.3.2 心证形成过程中的保障和制约措施 | 第24-25页 |
2.3.3 心证形成后的保障和制约措施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我国自由心证制约和保障存在的问题 | 第26-31页 |
3.1 经验法则适用制度不完善 | 第26页 |
3.2 心证公开制度的不完善 | 第26-27页 |
3.3 合议制度的不完善 | 第27-28页 |
3.4 事后制约监督机制的不完善 | 第28-29页 |
3.5 司法队伍现状水平的不完善 | 第29页 |
3.6 法官独立制度的不完善 | 第29-30页 |
3.7 证明标准的不完善 | 第30-31页 |
第4章 我国自由心证的完善措施 | 第31-37页 |
4.1 完善经验法则的适用机制 | 第31页 |
4.2 完善心证公开制度 | 第31-32页 |
4.3 完善合议制在自由心证制约机制中的作用发挥 | 第32-33页 |
4.4 完善心证的监督和事后惩处机制 | 第33-34页 |
4.4.1 完善心证的监督机制 | 第33页 |
4.4.2 完善法官惩戒制度对自由心证的事后制约功能 | 第33-34页 |
4.5 完善司法队伍的素质要求 | 第34-35页 |
4.6 完善法官独立制度 | 第35-36页 |
4.7 完善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 | 第36-37页 |
结语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0页 |
致谢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