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基于含吡啶多羧酸配体构筑的配合物的合成、结构及其性能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本文主要的配体结构及缩写符号第8-12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7页
    1.1 配位聚合物的简介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配位聚合物的发展历程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配位聚合物的结构第14-17页
    1.2 配位聚合物的应用第17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气体吸附材料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磁性材料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催化材料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发光材料第22-27页
选题依据和意义及本论文开展的主要工作第27-29页
第二章 基于一个水稳定的Eu配位聚合物对Fe~(3+)、CrO_4~(2-)和Cr_2O_7~(2-)离子的荧光检测第29-38页
    2.1 配位聚合物Eu-1的结构描述第29-30页
    2.2 配合物Eu-1的荧光性质研究第30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配合物Eu-1的荧光性质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配合物Eu-1对金属阳离子的荧光检测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配合物Eu-1对无机阴离子的荧光检测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配合物Eu-1的荧光检测机理研究第35-37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三章 H_2dbta为配体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、结构及其性质研究第38-73页
    3.1 配位聚合物1,2的合成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配合物{[Zn(dbta)]·1.5H_2O}_n(1)的合成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配合物[Cd(dbta)]_n(2)的合成第39页
    3.2 配位聚合物1,2的晶体学数据及结构描述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配位聚合物1,2的晶体学数据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配合物{[Zn(dbta)]·1.5H_2O}_n(1)的结构描述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配合物[Cd(dbta)]_n(2)的结构描述第42-43页
    3.3 配合物1,2的性质研究第43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配合物1,2的热重分析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配合物1,2的PXRD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配合物1的荧光性质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配合物1的寿命测试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配合物1对金属阳离子的荧光检测及其机理研究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配合物1对无机阴离子的荧光检测及其机理研究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配合物1对有机小分子的荧光检测及其机理研究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配合物1对爆炸物的荧光检测及其机理研究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9 配合物2的荧光性质分析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0 配合物2的寿命测试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1 配合物2对金属阳离子的荧光检测及其机理研究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2 配合物2对无机阴离子的荧光检测及其机理研究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3 配合物2对有机小分子的荧光检测及其机理研究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4 配合物2对爆炸物的荧光检测及其机理研究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5 配合物2的N2吸附-脱附曲线第70-7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71-73页
第四章 H_2dbta为配体构筑的同构的过渡金属配合物3,4的合成、结构及其性研究第73-106页
    4.1 配合物3,4的合成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配合物{[Zn(H_2dbta)Cl_2]·2H_2O}_n(3)的合成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配合物{[Cd(H_2dbta)Cl_2]·H_2O}_n(4)的合成第74页
    4.2 配合物3,4的晶体学数据及结构描述第74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配合物3,4的晶体学数据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配合物3,4的结构描述第76-77页
    4.3 配合物3,4的性质研究第77-10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配合物3,4的热重分析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配合物3,4的PXRD分析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配合物3的荧光性质分析第7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配合物3的寿命测试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配合物3对金属阳离子的荧光检测及其机理研究第79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配合物3对无机阴离子的荧光检测及其机理研究第85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配合物3对有机小分子的荧光检测及其机理研究第87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8 配合物3对爆炸物的荧光检测及其机理研究第90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9 配合4的荧光性质分析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0 配合物4的寿命测试第9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1 配合物4对金属阳离子的荧光检测及其机理研究第93-9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2 配合物4对无机阴离子的荧光检测及其机理研究第98-10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3 配合物4对有机小分子的荧光检测及其机理研究第100-10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4 配合物4对爆炸物的荧光检测及其机理研究第103-104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节第104-106页
第五章 H_2dbta为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5的合成、结构及其性质研究第106-110页
    5.1 配位聚合物5的合成第10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配合物{[Mn(dbta)(H_2O)]·1.5H_2O}_n(5)的合成第107页
    5.2 配位聚合物5的晶体学数据及结构描述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配位聚合物5的晶体学数据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配合物5的结构描述第108-109页
    5.3 配合物5的性质研究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配合物5的热重分析第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配合物5的PXRD分析第109-110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10页
第六章 结论第110-113页
参考文献第113-123页
附录第123-126页
致谢第126-12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文章发表情况第127页

论文共12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银催化的二氧化碳多组分反应合成氨基甲酸酯的研究
下一篇:交联聚碳酸亚丙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