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引言 | 第10页 |
1.2 太赫兹返波管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7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17页 |
1.4 本论文的组织架构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返波振荡器的基本理论 | 第19-26页 |
2.1 引言 | 第19页 |
2.2 返波振荡器的基本组成结构 | 第19页 |
2.3 返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| 第19-21页 |
2.3.1 反馈回路的形成 | 第19-21页 |
2.3.2 相位条件和幅值条件 | 第21页 |
2.4 返波振荡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| 第21-22页 |
2.5 返波振荡器的慢波特性理论 | 第22-25页 |
2.5.1 色散特性理论 | 第22-24页 |
2.5.2 耦合阻抗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平顶型正弦波导的高频特性 | 第26-38页 |
3.1 引言 | 第26页 |
3.2 平顶型正弦波导慢波特性的研究 | 第26-35页 |
3.2.1 色散特性的研究 | 第26-28页 |
3.2.2 耦合阻抗的研究 | 第28页 |
3.2.3 平顶型正弦波导与传统正弦波导慢波特性的对比 | 第28-30页 |
3.2.4 参数变化对慢波特性的影响 | 第30-35页 |
3.3 平顶型正弦波导传输特性的研究 | 第35-37页 |
3.3.1 仿真计算模型 | 第35页 |
3.3.2 仿真计算结果 | 第35-3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G波段圆形电子注平顶型正弦波导返波管的设计 | 第38-49页 |
4.1 引言 | 第38页 |
4.2 圆形电子注平顶型正弦波导返波管高频系统的设计 | 第38-40页 |
4.2.1 高频系统的仿真模型 | 第38页 |
4.2.2 高频系统的计算结果 | 第38-39页 |
4.2.3 参数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3 圆形电子注平顶型正弦波导返波管注-波互作用的模拟计算 | 第40-48页 |
4.3.1 模拟结果 | 第40-44页 |
4.3.2 整个返波区对应的起振范围 | 第44-46页 |
4.3.3 真空模型与修正后模型的注-波互作用结果对比 | 第46-4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五章 G波段带状电子注平顶型正弦波导返波管的设计 | 第49-63页 |
5.1 引言 | 第49页 |
5.2 带状电子注平顶型正弦波导返波管高频系统的设计 | 第49-51页 |
5.2.1 高频系统的仿真模型 | 第49页 |
5.2.2 高频系统的计算结果 | 第49-50页 |
5.2.3 参数分析 | 第50-51页 |
5.3 带状电子注平顶型正弦波导返波管的注-波互作用 | 第51-62页 |
5.3.1 相同工作电流下的计算结果 | 第51-56页 |
5.3.2 相同电流密度下的计算结果 | 第56-6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6.1 总结 | 第63-64页 |
6.2 展望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