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9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2页 |
1.1.1 社会环境 | 第9-10页 |
1.1.2 经济环境 | 第10-11页 |
1.1.3 政策环境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2-13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7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5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5-17页 |
1.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1.5 论文框架 | 第18-20页 |
2 养老地产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0-27页 |
2.1 养老模式 | 第20-21页 |
2.2 养老地产内涵及特征 | 第21-23页 |
2.2.1 养老地产内涵 | 第21-22页 |
2.2.2 养老地产特征 | 第22-23页 |
2.3 养老地产融资模式 | 第23-25页 |
2.3.1 融资模式界定 | 第23-24页 |
2.3.2 融资模式类别 | 第24-25页 |
2.4 养老地产运营模式 | 第25-27页 |
2.4.1 养老地产项目的运营特点 | 第25-26页 |
2.4.2 运营模式界定 | 第26-27页 |
3 养老地产BOT融资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| 第27-35页 |
3.1 养老地产面临的困局 | 第27页 |
3.2 BOT融资模式概述 | 第27-29页 |
3.2.1 BOT模式内涵 | 第27-28页 |
3.2.2 内资BOT模式的内涵及优势 | 第28-29页 |
3.3 国内外BOT融资模式应用分析 | 第29-31页 |
3.3.1 国外BOT融资模式应用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3.2 国内BOT融资模式应用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4 养老地产采用内资BOT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| 第31-34页 |
3.4.1 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| 第31-32页 |
3.4.2 国内外相关经验可借鉴 | 第32页 |
3.4.3 政府与开发商的双赢 | 第32页 |
3.4.4 充足的国内资本 | 第32-33页 |
3.4.5 经济可行性 | 第33-3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4 BOT模式在养老地产中的运作框架构建 | 第35-43页 |
4.1 基于BOT融资模式的运作框架构建 | 第35-36页 |
4.2 基于BOT框架的各运作阶段分析 | 第36-37页 |
4.3 基于BOT框架的特许权期博弈决策分析 | 第37-42页 |
4.3.1 特许权期概述 | 第38-39页 |
4.3.2 政府与项目公司之间博弈模型的建立 | 第39-40页 |
4.3.3 政府与项目公司之间博弈模型的求解分析及结论 | 第40-4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5 BOT框架下开发及盈利模式的比选构建 | 第43-53页 |
5.1 几种开发模式的比选分析 | 第43-44页 |
5.2 CCRC模式概述及其特征分析 | 第44-46页 |
5.2.1 CCRC模式概述 | 第44-45页 |
5.2.2 CCRC模式的特征分析 | 第45-46页 |
5.3 养老地产采用CCRC开发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| 第46-48页 |
5.3.1 相关政策的支持 | 第46页 |
5.3.2 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借鉴 | 第46-47页 |
5.3.3 操作可行,与BOT模式的契合度高 | 第47页 |
5.3.4 养老地产必经之路 | 第47-48页 |
5.4 养老地产盈利模式比选分析 | 第48-52页 |
5.4.1 现有盈利模式分析 | 第48-49页 |
5.4.2 BOT模式下盈利模式选取构建 | 第49-52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6 结论及展望 | 第53-55页 |
6.1 结论 | 第53-54页 |
6.2 展望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