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分析化学论文

金、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有机染料的SERS检测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5页
    1.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简介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 拉曼散射光谱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 拉曼散射光谱优势与不足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及其特点第11-12页
    2.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增强机理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 电磁场机理(Electromagnetic Enhancement Mechanism, EM)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.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模型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. 避雷针效应模型(Lightning-Rod Effect)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. 表面镜像场模型(Image Field Effect)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 化学增强机理(Chemical Enhancement Mechanism)第13页
    3.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(SERS)活性基底及其制备方法第13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(SERS)活性基底的分类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1. 粗糙金属电极SERS活性基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. 金属岛膜SERS活性基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. 金属溶胶SERS活性基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4. 其他SERS活性基底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 SERS活性基底的制备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 气相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 液相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 固相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4.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19-20页
    4.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在环境污染物检测方面的应用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 无机污染物的检测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 有机污染物的SERS检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 生物污染物的检测第22-23页
    5.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 本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4-25页
第二章 海胆状金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应用第25-33页
    1. 引言第25-26页
    2. 实验部分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 主要化学试剂、实验仪器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. 实验药品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. 实验仪器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 实验步骤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 银纳米粒子的制备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 海胆状金纳米结构的制备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 海胆状金纳米结构的电化学处理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. SERS样品的制备与检测第27页
    3. 结果与讨论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 海胆状金纳米结构的表征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1. 海胆状金纳米结构的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. 海胆状金纳米结构的电镜以及X-射线光散射能谱表征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. 海胆状金纳米花的晶型表征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 海胆状金纳米结构的SERS增强性能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 银纳米种子对海胆状金纳米结构SERS性能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 电化学处理的海胆状金纳米结构对SERS强度的影响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 海胆状金纳米结构用于孔雀石绿的SERS检测第32页
    4. 结论第32-33页
第三章 四氧化三铁@金纳米粒子@氧化石墨烯三元层状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有机染料的SERS检测第33-48页
    1. 引言第33-35页
    2. 实验部分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 主要化学试剂、实验仪器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. 实验药品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. 实验仪器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 实验步骤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 Fe_3O_4的合成及其硅烷化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. Fe_3O_4@Au、Fe_3O_4@Au@G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5. 材料的表征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6. SERS样品的制备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7. 实际样品的检测第37页
    3. 结果与讨论第37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 Fe_3O_4、Fe_3O_4@Au、Fe_3O_4@Au@GO的制备与表征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1. Fe_3O_4、Fe_3O_4@Au、Fe_3O_4@Au@GO的SEM、EDS表征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. Fe_3O_4、Fe_3O_4@Au、Fe_3O_4@Au@GO的XRD、紫外可见光谱表征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 Fe_3O_4、Fe_3O_4@Au、Fe_3O_4@Au@GO的SERS活性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 金纳米材料、GO用量的优化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 Fe_3O_4@Au@GO作为SERS基底用于芳香污染物的检测第43-47页
    4. 结论第47-48页
第四章 石墨烯-银纳米复合物对有机染料的SERS检测:银的负载量及复合物用量的影响第48-64页
    1. 前言第48-49页
    2. 实验部分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 主要化学试剂及仪器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. 化学试剂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. 主要仪器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 实验步骤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 氧化石墨烯(GO)、石墨烯(GO)-Ag的制备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 紫外测试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 SERS制样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. 仪器表征第51-52页
    3. 结果与讨论第52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 GO、GO-Ag的制备及其征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 不同材料对于芳香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 GO-Ag复合材料的用量对SERS性能的影响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 银的负载量对于GO-Ag复合材料的SERS性能影响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 GO-Ag复合材料作为SERS基底用于芳香污染物的检测第62-63页
    4. 结论第63-64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4-66页
    1. 总结第64页
    2. 展望第64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8页
致谢第78-7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9-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量子点荧光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定量检测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
下一篇:大屯矿区绿色矿山建设评价及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