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电子数字计算机(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)论文--运算器和控制器(CPU)论文

DM8168异构多核处理器的协同工作机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专用术语注释表第8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异构多核处理器研究与应用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1.3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1-12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2-13页
第二章 异构多核的音视频处理相关技术第13-23页
    2.1 嵌入式多核处理器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多核处理器的结构形态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异构多核处理器应用的关键技术第14-15页
    2.2 异构多核DM8168应用平台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TMS320DM8168简介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系统总体设计与应用平台第16-17页
    2.3 达芬奇技术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达芬奇技术简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达芬奇系列异构多核处理器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达芬奇开发环境第18-20页
    2.4 音视频处理相关技术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彩色空间与视频数据格式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音频编码技术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视频编码技术第21-22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2-23页
第三章 DM8168异构多核协同工作机制第23-39页
    3.1 核间通信方案第23-24页
    3.2 片上互联与核间通信硬件基础第24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片上互联与内存映射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核间中断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自旋锁与共享内存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复位与启动第29-30页
    3.3 核间通信底层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第30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处理器间通信介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处理器间通信模块的设计实现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Sys Link的设计与实现第34-36页
    3.4 异构核间的任务调用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基于Codec Engine的DSP算法调用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基于RPE的算法远程调用第37-38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四章 多路高清音视频应用系统设计第39-55页
    4.1 系统软件设计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DVR RDK的软件框架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系统软件结构第40-42页
    4.2 任务间的通信与协作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Link的结构与实现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Link间通信与同步第44-45页
    4.3 视频采集、预处理与显示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基于异构多核的视频采集与显示框架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视频的采集与显示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视频的预处理第48页
    4.4 系统控制与交互模块第48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系统进程间通信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系统控制模块的实现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网络控制功能的实现第51-54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五章 基于异构多核协作的音视频处理技术实现第55-67页
    5.1 多核协作的音频采集编码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多核协作的音频处理方法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音频采集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音频编码第58-59页
    5.2 多核协作的视频处理方法第59-61页
    5.3 中英文OSD的实现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多核协作的OSD实现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基于A8核的叠加内容处理第61-62页
    5.4 运动检测与遮挡检测的实现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运动检测与遮挡检测模块的设计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运动检测与遮挡检测算法集成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检测结果的处理与显示第65-66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6-67页
第六章 系统调试与测试第67-78页
    6.1 开发与测试环境: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硬件平台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软件环境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多核调试技术第68-70页
    6.2 核间通信测试第70-72页
    6.3 系统功能测试第72-7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采集与显示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网络交互模块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OSD功能测试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运动检测与遮挡检测第75-76页
    6.4 系统性能测试第76-77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77-78页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8-80页
    7.1 工作总结第78-79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79-80页
参考文献第80-82页
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82-83页
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83-84页
致谢第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网络测评的竞赛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结合小波变换与GIS地图的电力通信光缆故障定位及管理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