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各种汽车论文--各种能源汽车论文--电动汽车论文

前后轴独立驱动电动汽车复合制动策略优化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3-27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13-14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独立驱动系统研究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1.4 动力耦合系统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1.5 电动汽车复合制动研究现状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一般制动工况控制策略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紧急制动工况控制策略第21页
    1.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1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存在问题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主要研究内容第22-27页
第2章 双电机动力耦合系统设计研究第27-39页
    2.1 双电机动力耦合系统方案设计第27-28页
    2.2 并行子空间多学科优化介绍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试验设计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近似模型技术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近似模型迭代更新程序第30页
    2.3 动力耦合器并行子空间优化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结构性能学科一般优化数学模型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动力性学科一般优化数学模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优化策略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耦合器 CSD 系统层优化数学模型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动力耦合器 CSD 优化框架第34-35页
    2.4 优化结果第35-37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7-39页
第3章 复合制动系统构型及性能评价方法研究第39-73页
    3.1 混合式构型的提出第39-40页
    3.2 一般数学模型第40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四驱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双电机联合前驱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双电机联合后驱第46-48页
    3.3 优化目标的确定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理想再生制动扭矩计算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最佳制动力分配系数计算第49-50页
    3.4 边界条件的确定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稳定制动区域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双电机总再生制动扭矩的限制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单电机最大再生制动扭矩的限制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地面决定的最大制动扭矩的限制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一般数学模型的限制第52-54页
    3.5 优化策略的制定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四驱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双电机联合前驱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双电机联合后驱第59-60页
    3.6 复合制动系统性能评价第60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基本思想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全局设计空间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离线优化流程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 评价指标第64页
    3.7 优化结果分析第64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双电机经减速四驱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双电机直接挡四驱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7.3 双电机联合前驱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7.4 双电机联合后驱第69-70页
    3.8 双电机动力耦合系统工作模式选择第70页
    3.9 复合制动系统构型讨论第70-71页
    3.10 本章小结第71-73页
第4章 面向空间划分的复合制动设计空间研究第73-81页
    4.1 复合制动全局设计空间分析第73-76页
    4.2 基于规则边界的空间划分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划分方法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子空间分析第77-78页
    4.3 基于不规则边界的空间划分第78-7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79-81页
第5章 面向可靠性和稳健性设计的混合式算法研究第81-103页
    5.1 不确定性优化基本理论第81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可靠性分析基本原理第81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不确定优化设计方法第84-85页
    5.2 混合式算法的原理和方法第85-87页
    5.3 确定性混合式算法研究第87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离散设计空间第8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响应面模型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确定性混合式算法构建第8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确定性混合式算法误差分析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可靠性评价第89-91页
    5.4 不确定性混合式算法研究第91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不确定性混合式算法基本思想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不确定性优化数学模型第9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不确定性优化策略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不确定性混合式算法的影响因素分析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基于规则边界的不确定性混合式算法研究第94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6 基于不规则边界的不确定性混合式算法研究第98-100页
    5.5 混合式算法讨论第100-101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101-103页
第6章 面向降维度设计的并联式算法研究第103-119页
    6.1 并联式算法设计流程第103-105页
    6.2 基于规则边界的并联式算法研究第105-11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B 空间并联式算法第105-10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C 空间并联式算法第107-11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D 空间并联式算法第111-113页
    6.3 基于不规则边界的并联式算法研究第113-11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“4L”模式第113-11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“4H”模式第114-116页
    6.4 并联式算法讨论第116-117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117-119页
第7章 双电机动力耦合系统及复合制动控制策略验证第119-145页
    7.1 双电机动力耦合系统设计第119-124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第一轮设计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第二轮设计第120-122页
        7.1.3 动力耦合器静态换挡试验第122-124页
    7.2 复合制动控制策略验证第124-134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复合制动控制流程第124-125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仿真验证第125-134页
        7.2.3 仿真结果讨论第134页
    7.3 整车试验第134-144页
        7.3.1 整车控制器开发第134-135页
        7.3.2 基于 LabVIEW 的上位机开发第135-137页
        7.3.3 试验结果分析第137-144页
    7.4 本章小结第144-145页
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45-149页
参考文献第149-161页
附录第161-163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163-165页
致谢第165页

论文共1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用于高精度微弱信号探测激光雷达的光机系统设计及优化
下一篇:变转速液压泵控马达系统的恒转速控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