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9页 |
1.1 引言 | 第13-14页 |
1.2 缓控释给药技术简介 | 第14-15页 |
1.2.1 缓控释给药系统 | 第14页 |
1.2.2 定位控释给药 | 第14-15页 |
1.2.3 靶向控释给药 | 第15页 |
1.3 PLGA微球 | 第15-21页 |
1.3.1 药物微球简介 | 第15-17页 |
1.3.2 PLGA微球简介 | 第17-18页 |
1.3.3 PLGA微球的骨架材料 | 第18-19页 |
1.3.4 PLGA微球的制备工艺 | 第19-21页 |
1.3.4.1 固体/油/油(S/O/O)法 | 第19页 |
1.3.4.2 低温喷雾提取法 | 第19-20页 |
1.3.4.3 部分无水(S/O/W)法 | 第20页 |
1.3.4.4 复乳(W1/O/W2)法 | 第20-21页 |
1.4 PLGA微球成像方法 | 第21-24页 |
1.4.1 光学显微镜方法 | 第21-23页 |
1.4.2 电子显微镜 | 第23-24页 |
1.5 论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| 第24-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6-29页 |
第2章 X射线显微成像 | 第29-49页 |
2.1 X射线显微成像技术 | 第29-34页 |
2.1.1 X射线吸收成像的基本原理 | 第29-30页 |
2.1.2 X射线相位衬度成像的基本原理 | 第30-31页 |
2.1.3 X射线显微成像方式分类 | 第31-34页 |
2.1.3.1 软X射线显微成像 | 第32-34页 |
2.1.3.2 硬X射线显微成像 | 第34页 |
2.2 泽尼克相位衬度成像 | 第34-36页 |
2.3 X射线显微镜 | 第36-40页 |
2.3.1 扫描透射X射线显微镜 | 第38-39页 |
2.3.2 透射X射线显微镜 | 第39-40页 |
2.4 X射线纳米CT成像 | 第40-44页 |
2.4.1 CT的发展简史 | 第40-41页 |
2.4.2 CT基本原理 | 第41-43页 |
2.4.3 X射线纳米CT技术 | 第43-44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
第3章 基于双探测器的X射线微分相位衬度成像研究 | 第49-59页 |
3.1 传统X射线相位成像技术 | 第49-50页 |
3.2 X射线微分相位衬度成像双探测器方法 | 第50-54页 |
3.3 泰伯劳双探测器方法 | 第54-55页 |
3.4 小结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第4章 硬X射线显微成像研究PLGA微球的结构 | 第59-85页 |
4.1 BSRF显微CT实验平台 | 第59-66页 |
4.1.1 BSRF纳米分辨X射线显微成像装置的物理原理 | 第59-61页 |
4.1.2 BSRF纳米分辨X射线显微成像装置的调节优化 | 第61-66页 |
4.2 PLGA微球样品 | 第66-71页 |
4.2.1 PLGA微球内部结构研究背景 | 第66-67页 |
4.2.2 PLGA微球样品的制备 | 第67-69页 |
4.2.3 PLGA微球样品的准备方法 | 第69-71页 |
4.2.3.1 固定 | 第69页 |
4.2.3.2 重金属染色 | 第69-70页 |
4.2.3.3 PLGA微球样品的准备流程 | 第70-71页 |
4.3 PLGA微球硬X射线显微成像流程 | 第71-78页 |
4.3.1 数据采集 | 第71-73页 |
4.3.2 数据处理 | 第73-76页 |
4.3.3 三维重构数据处理软件 | 第76页 |
4.3.4 三维重构数据的分割 | 第76-78页 |
4.4 成像结果 | 第78-83页 |
4.4.1 二维投影 | 第78-79页 |
4.4.2 重构片层 | 第79-81页 |
4.4.3 三维渲染 | 第81-8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5页 |
第5章 硬X射线显微成像研究PLGA微球的性能 | 第85-103页 |
5.1 PLGA微球三维数据计算基础 | 第85-86页 |
5.1.1 系统分辨率 | 第85-86页 |
5.1.2 像素组合 | 第86页 |
5.2 PLGA微球孔隙率计算 | 第86-91页 |
5.2.1 孔隙率 | 第86-87页 |
5.2.2 微球孔隙率计算 | 第87-89页 |
5.2.3 微球处方对孔隙率的影响 | 第89-91页 |
5.3 PLGA微球载药量计算 | 第91-95页 |
5.3.1 载药量影响微球性能 | 第91页 |
5.3.2 微球载药量计算 | 第91-93页 |
5.3.3 微球处方对载药量的影响 | 第93-95页 |
5.4 微球表面积体积比计算 | 第95-96页 |
5.5 微球孔隙大小对载药量的影响 | 第96-98页 |
5.5.1 蛋白质类药物在孔隙中的分布 | 第96-97页 |
5.5.2 孔隙载药量计算 | 第97-98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98-9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9-103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03-105页 |
6.1 本论文工作总结 | 第103页 |
6.2 展望 | 第103-105页 |
致谢 | 第105-107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科研成果 | 第10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