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
| 1.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3-18页 |
| 1.2.1 实验方面 | 第13-15页 |
| 1.2.2 理论方面 | 第15-18页 |
| 第2章 理论方法 | 第18-37页 |
| 2.1 哈密顿函数 | 第18-20页 |
| 2.1.1 非相对论原子哈密顿函数 | 第18-19页 |
| 2.1.2 相对论原子哈密顿函数 | 第19-20页 |
| 2.2 电子波函数 | 第20-23页 |
| 2.2.1 非相对论电子波函数 | 第20-21页 |
| 2.2.2 相对论单电子波函数 | 第21-22页 |
| 2.2.3 组态波函数 | 第22-23页 |
| 2.3 薛定谔方程的求解 | 第23-32页 |
| 2.3.1 非相对论情况 | 第23-26页 |
| 2.3.2 薛定谔方程的相对论修正效应 | 第26-32页 |
| 2.4 MCDF 方法的修正 | 第32-35页 |
| 2.4.1 原子核的有限体积效应以及运动学修正 | 第32-33页 |
| 2.4.2 Breit 相互作用修正 | 第33-34页 |
| 2.4.3 量子电动力学(QED)修正 | 第34-35页 |
| 2.5 辐射跃迁几率和俄歇跃迁几率 | 第35-37页 |
| 第3章 类 Be 硼离子(Z=5)内壳层激发态 1s(2l2l′)3的能级、辐射和俄歇退激发过程 | 第37-51页 |
| 3.1 引言 | 第37-38页 |
| 3.2 波函数和能量 | 第38-42页 |
| 3.3 辐射退激发过程 | 第42-45页 |
| 3.4 俄歇退激发过程 | 第45-47页 |
| 3.5 小结 | 第47-51页 |
| 第4章 类 Be 离子(Z=8,10,12,……,28)内壳层激发态 1s(2l2l′)3的能级、辐射和俄歇退激发过程 | 第51-69页 |
| 4.1 引言 | 第51-54页 |
| 4.2 能级和波函数 | 第54-57页 |
| 4.3 辐射和俄歇退激发过程 | 第57-68页 |
| 4.4 小结 | 第68-69页 |
| 第5章 类 C 到类 F 铝离子内壳层激发态 Kα辐射跃迁过程 | 第69-77页 |
| 5.1 引言 | 第69页 |
| 5.2 电子关联效应对能级的影响 | 第69-70页 |
| 5.3 电子关联效应对退激发过程的影响 | 第70-73页 |
| 5.4 小结 | 第73-77页 |
| 第6章 类 Be 氖离子高双激发态 1s23l3l′的能量、俄歇和辐射跃迁几率 | 第77-91页 |
| 6.1 引言 | 第77页 |
| 6.2 能量 | 第77-82页 |
| 6.3 俄歇跃迁过程 | 第82-88页 |
| 6.4 辐射跃迁过程 | 第88-90页 |
| 6.5 小结 | 第90-91页 |
| 结论 | 第91-9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4-102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| 第102-104页 |
| 致谢 | 第104-105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10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