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目录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ECT2串联BRCT结构域的结构与功能 | 第11-61页 |
1.1 背景介绍 | 第11-19页 |
1.1.1 引言 | 第11页 |
1.1.2 GTP酶 | 第11-12页 |
1.1.3 Rho GEFs | 第12-13页 |
1.1.4 ECT2的基本介绍 | 第13页 |
1.1.5 BRCT结构域 | 第13-16页 |
1.1.6 ECT2在细胞周期调控网络中的重要作用 | 第16-17页 |
1.1.7 研究目的及进展 | 第17-19页 |
1.2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19-32页 |
1.2.1 ECT2串联结构域的克隆 | 第19-23页 |
1.2.2 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 | 第23-28页 |
1.2.3 结构数据的收集与解析 | 第28-29页 |
1.2.4 小角散射实验 | 第29页 |
1.2.5 等温滴定量热 | 第29-30页 |
1.2.6 圆二色性光谱 | 第30页 |
1.2.7 荧光测GEF活性 | 第30-32页 |
1.3 实验结果 | 第32-54页 |
1.3.1 ECT2串联结构域的克隆表达 | 第32页 |
1.3.2 ECT2三联BRCT结构域的晶体结构 | 第32-35页 |
1.3.3 ECT2三联BRCT结构域的小角散射实验 | 第35-39页 |
1.3.4 与其他BRCT结构域的比较 | 第39-43页 |
1.3.5 ECT2与CYK-4结合的分子机理研究 | 第43-50页 |
1.3.6 ECT2与磷酸化小肽pS164相互作用中+3位残基W167的重要作用 | 第50-52页 |
1.3.7 ECT2 N端BRCT结构域与CYK-4相互作用影响其C端GEF活性 | 第52-54页 |
1.4 讨论与总结 | 第54-57页 |
1.4.1 CYK4多位点磷酸化对结合ECT2的可能影响 | 第54页 |
1.4.2 不寻常的结合口袋 | 第54-55页 |
1.4.3 总结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第二章 基于核磁方法的RNA结构的初步研究 | 第61-97页 |
2.1 背景介绍 | 第61-66页 |
2.1.1 引言 | 第61页 |
2.1.2 RNA的研究方法 | 第61-63页 |
2.1.3 DsrA的细胞功能 | 第63-64页 |
2.1.4 IncRNA在细胞功能调控中的作用 | 第64-66页 |
2.2 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66-78页 |
2.2.1 RNA的克隆 | 第66-67页 |
2.2.2 RNA的转录和纯化 | 第67-71页 |
2.2.3 RNA的核磁实验 | 第71-74页 |
2.2.4 对RNA分子进行荧光标记 | 第74-75页 |
2.2.5 荧光偏振实验 | 第75-77页 |
2.2.6 EMSA实验 | 第77-78页 |
2.3 实验结果与总结 | 第78-94页 |
2.3.1 RNA的转录和纯化方法探索 | 第78-80页 |
2.3.2 RNA核磁方法探索 | 第80-87页 |
2.3.3 对DsrA的性质研究 | 第87-90页 |
2.3.4 NF-κ B与IncRNA相互作用的研究 | 第90-92页 |
2.3.5 总结 | 第92-9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4-97页 |
致谢 | 第97-98页 |
学术论文及参加的国际会议 | 第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