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艺术论文--建筑艺术作品的保护、修缮和仿造论文

北海万佛楼复原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8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已有研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存在的问题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内容概述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框架第16-17页
    1.4 研究基础第17-19页
    1.5 创新点与未尽事宜第19-21页
第二章 万佛楼复原依据第21-31页
    2.1 背景概述第21-22页
    2.2 遗址遗存第22-23页
    2.3 档案文献与历史照片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档案文献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历史照片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官方营造文献第26-27页
    2.4 同时期同类型实物第27-29页
    2.5 相关研究第29-31页
第三章 万佛楼复原研究第31-61页
    3.1 复原原则和思路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复原原则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复原思路第31-32页
    3.2 复原过程第32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空间研究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关键技术环节第36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成果表达第44-51页
    3.3 BIM技术运用第51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“树状”族规划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具体应用第53-61页
第四章 万佛楼大木节点研究第61-81页
    4.1 榫卯技术第61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榫卯种类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力学分析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建构意义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万佛楼榫卯第65-67页
    4.2 包镶技术第67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包镶的定义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例分析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万佛楼包镶做法第74页
    4.3 梁枋拼镶第74-76页
    4.4 柱的斗接第76-81页
第五章 万佛楼施工流程第81-89页
    5.1 背景与意义第81页
    5.2 案例分析第81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惠陵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惠陵妃园寝第83-84页
    5.3 其他参考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工法文献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相关研究第85-86页
    5.4 虚拟再现第86-89页
参考文献第89-94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94-95页
附录第95-99页
致谢第99-101页

论文共10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智能楼宇VAV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
下一篇:江南古典园林及其学术史研究中的口述史方法初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