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1.1 红外在线分析系统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11页 |
1.1.2 相关技术的发展概况 | 第11-13页 |
1.2 我国炼化行业在线分析仪表的应用情况 | 第13-14页 |
1.3 国内外在线分析仪表的主要差距 | 第14页 |
1.4 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在线分析系统的样品处理 | 第16-29页 |
2.1 概述 | 第16页 |
2.2 在线分析系统的快速回路 | 第16-17页 |
2.3 过滤器的分类及原理 | 第17-21页 |
2.3.1 表面型过滤器 | 第17-18页 |
2.3.2 深度型过滤器 | 第18-19页 |
2.3.3 磁性过滤器 | 第19页 |
2.3.4 过滤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| 第19-20页 |
2.3.5 过滤器的选型 | 第20-21页 |
2.4 压力调节阀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| 第21-22页 |
2.4.1 概述 | 第21页 |
2.4.2 减压阀的基本性能 | 第21页 |
2.4.3 减压阀的种类及选型 | 第21-22页 |
2.5 用于在线预处理温度调节的方法 | 第22-24页 |
2.5.1 伴热原理及特点 | 第22-23页 |
2.5.2 涡流管及其工作原理 | 第23-24页 |
2.6 基于前馈——反馈控制系统的采样器设计 | 第24-29页 |
2.6.1 采样器蒸汽自清洗除杂及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| 第24-28页 |
2.6.2 采用前馈-反馈控制系统的优点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基于红外检测原理的连续在线分析仪变送器 | 第29-37页 |
3.1 红外线连续在线分析仪简介 | 第29-30页 |
3.2 干涉滤光器校正法(IFC) | 第30-31页 |
3.3 气态检测器 | 第31-32页 |
3.4 非色散红外检测器工作原理综述 | 第32-33页 |
3.5 红外线分析仪的工作条件 | 第33-34页 |
3.6 漏气测试和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6.1 根据流量判断 | 第34-35页 |
3.6.2 根据压力判断 | 第35页 |
3.6.3 用检漏液判断 | 第35页 |
3.7 标定 | 第35-36页 |
3.8 投用与关闭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连续在线分析仪变送器的通讯 | 第37-43页 |
4.1 通讯协议 | 第37-38页 |
4.2 接口参数的设定 | 第38-39页 |
4.2.1 开/关状态 | 第38页 |
4.2.2 通讯参数 | 第38-39页 |
4.3 字符串格式 | 第39-41页 |
4.3.1 状态字符: | 第40-41页 |
4.3.2 数字表示形式 | 第41页 |
4.3.3 信息长度的奇偶检验 | 第41页 |
4.4 指令接收格式 | 第41-43页 |
第五章 在线分析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3-53页 |
5.1 电磁阀的工作原理及选型 | 第43-44页 |
5.2 温度监控及温度传感器选型 | 第44-45页 |
5.3 PLC系统选型 | 第45-47页 |
5.3.1 可编程控制器模块 | 第45-46页 |
5.3.2 数据采集转换模块 | 第46-47页 |
5.4 输出接口电路设计的方案确定 | 第47-48页 |
5.5 软件方案确定 | 第48-51页 |
5.5.1 软件流程 | 第48-49页 |
5.5.2 模拟量处理 | 第49-50页 |
5.5.3 温度控制程序设计 | 第50-51页 |
5.6 系统测试与分析 | 第51-53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6.1 总结 | 第53页 |
6.2 展望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