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区域规划论文--中国区域规划论文--农村乡镇规划论文

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古镇空间形态研究--以熨斗镇为例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0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意义第17页
    1.4 研究对象及基本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1.5 论文研究方法及框架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框架第19-21页
    1.6 创新点第21-22页
2 文化遗产及空间形态相关概念和理论综述第22-32页
    2.1 文化遗产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文化遗产的概念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文化遗产不同分类第23-27页
    2.2 古镇的概念第27页
    2.3 空间形态相关概念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空间形态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古镇空间形态第28-30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0-32页
3 熨斗古镇文化遗产与空间形态研究第32-94页
    3.1 熨斗镇概况第3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熨斗镇自然环境概况第32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熨斗镇人文历史概况第40-44页
    3.2 熨斗镇文化遗产研究第44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物质文化遗产第44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非物质文化遗产第52-57页
    3.3 熨斗古镇空间形态研究第57-9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整体空间格局研究第57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熨斗古镇街巷空间解析第66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熨斗古镇建筑空间形态研究第79-9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91-94页
4 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熨斗古镇保护原则与方法第94-106页
    4.1 熨斗古镇现状问题分析第94-9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“褪色的”物质文化遗产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“遗失的”非物质文化遗产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“衰败的”街巷建筑第95-97页
    4.2 熨斗古镇保护的基本原则第97-10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整体性保护原则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原真性原则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99-100页
    4.3 熨斗古镇的保护方法第100-10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自然环境保护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古镇整体空间形态保护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文化遗产保护第102-104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104-106页
5 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熨斗古镇保护方案第106-118页
    5.1 保护目标第106页
    5.2 保护框架第106-107页
    5.3 保护方案第107-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整体保护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文化保护单位——古戏楼及周边保护第109-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第114-116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16-118页
6 结论与展望第118-120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118-119页
    6.2 研究中的不足第119页
    6.3 展望第119-120页
致谢第120-121页
参考文献第121-123页
附录 1 图录第123-126页
附录 2 表录第126-127页
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第127页

论文共12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江苏兴化垛田文化景观研究
下一篇:西安市综合性医院室外景观设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