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地图方位角行进训练考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14页 |
1.1 背景 | 第10页 |
1.2 项目实用价值 | 第10-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1-12页 |
1.3.1 美军按地图方位角行进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.2 我军按地图方位角行进现状 | 第12页 |
1.4 项目目标及论文内容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按地图方位角行进的基础知识 | 第14-30页 |
2.1 地图基本知识 | 第14-18页 |
2.1.1 地图的定义和特点 | 第14-15页 |
2.1.2 地形图的分类和用途 | 第15页 |
2.1.3 地形图的基本内容 | 第15-16页 |
2.1.4 地图比例尺 | 第16-18页 |
2.2 现地判定方位 | 第18-22页 |
2.2.1 利用指北针判定 | 第18页 |
2.2.2 利用北极星和南十字星座判定 | 第18-19页 |
2.2.3 利用太阳判定 | 第19-21页 |
2.2.4 利用地形特征判定 | 第21-22页 |
2.3 标定地图方位 | 第22-24页 |
2.3.1 概略标定 | 第22页 |
2.3.2 利用指北针标定 | 第22-23页 |
2.3.3 利用直长地物标定 | 第23页 |
2.3.4 利用明显地形点标定 | 第23-24页 |
2.3.5 利用北极星标定 | 第24页 |
2.4 按地图、方位角行进 | 第24-30页 |
2.4.1 按地图行进 | 第24-27页 |
2.4.2 按方位角行进 | 第27-30页 |
第三章 按地图方位角行进训练考核系统硬件设计 | 第30-48页 |
3.1 设计思路 | 第30页 |
3.2 设计原则与主要功能 | 第30-31页 |
3.2.1 设计原则 | 第30-31页 |
3.2.2 主要功能 | 第31页 |
3.3 系统组成及电路设计 | 第31-35页 |
3.3.1 系统组成 | 第31-32页 |
3.3.2 系统电路 | 第32-35页 |
3.4 PCB设计及制作 | 第35-42页 |
3.4.1 设计步骤 | 第36页 |
3.4.2 原理图的生成 | 第36-40页 |
3.4.3 PCB设计规范 | 第40-42页 |
3.5 系统串.通信协议 | 第42-43页 |
3.5.1 通讯配置 | 第42页 |
3.5.2 计算机发送时间设置命令到设备 | 第42页 |
3.5.3 设备发送数据到计算机 | 第42-43页 |
3.6 系统硬件 | 第43-48页 |
3.6.1 系统对时、数据清除器 | 第43-44页 |
3.6.2 起点计时器 | 第44-45页 |
3.6.3 各点计时器 | 第45页 |
3.6.4 终点计时器 | 第45-46页 |
3.6.5 数据打印设备 | 第46-47页 |
3.6.6 数据记录卡 | 第47-48页 |
第四章 按地图方位角行进训练考核系统软件设计 | 第48-63页 |
4.1 按地图方位角行进训练考核系统软件设计原则 | 第48页 |
4.2 按地图方位角行进训练考核系统软件需求分析 | 第48-50页 |
4.2.1 系统的总体要求 | 第48-49页 |
4.2.2 系统的功能要求 | 第49页 |
4.2.3 系统的性能要求 | 第49-50页 |
4.3 软件系统界面设计 | 第50-54页 |
4.3.1 软件系统总体结构 | 第50页 |
4.3.2 软件开发环境 | 第50-51页 |
4.3.3 界面总体设计 | 第51页 |
4.3.4 数据库设计 | 第51-54页 |
4.4 软件系统设计 | 第54-63页 |
4.4.1 判读高程与量算坐标 | 第54-55页 |
4.4.2 地图数据量算域查取 | 第55-56页 |
4.4.3 最短路径的求取 | 第56-59页 |
4.4.4 系统对时 | 第59页 |
4.4.5 路线规划 | 第59-60页 |
4.4.6 记录卡身份识别 | 第60页 |
4.4.7 成绩判定与统计 | 第60-63页 |
第五章 按地图方位角行进训练考核系统试验结果 | 第63-66页 |
5.1 测试目的 | 第63页 |
5.2 测试指标 | 第63页 |
5.3 测试方法 | 第63-66页 |
5.3.1 单体检测 | 第63-64页 |
5.3.2 串.检测 | 第64页 |
5.3.3 环境适应性试验 | 第64-66页 |
第六章 总结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