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2.1 现实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.2 理论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24页 |
1.3.1 国外关于质量监管行政执法的研究 | 第15-19页 |
1.3.2 国内关于质量监管行政执法的研究 | 第19-23页 |
1.3.3 对国内外质量技术行政执法研究的述评 | 第23-24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24-25页 |
1.4.1 研究结构和技术流程 | 第24-25页 |
1.4.2 论文框架 | 第25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25-26页 |
1.6 概念厘清 | 第26-28页 |
1.6.1 质量技术监督 | 第26页 |
1.6.2 行政执法 | 第26-28页 |
第二章 河源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行政执法的现状和环境分析 | 第28-42页 |
2.1 河源市质监系统行政执法现状分析 | 第28-34页 |
2.1.1 河源市质监系统工作职能的基本情况 | 第28页 |
2.1.2 河源市质监系统行政执法的基本情况 | 第28-32页 |
2.1.3 河源市质监部门行政执法特点分析 | 第32-34页 |
2.2 河源市质监系统行政执法的环境分析 | 第34-42页 |
2.2.1 外环境 | 第34-36页 |
2.2.2 内环境 | 第36-42页 |
第三章 河源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行政执法难的表现及其原因审视 | 第42-59页 |
3.1 河源市质监系统行政执法难的表现 | 第42-48页 |
3.1.1 生产领域难执法 | 第42-45页 |
3.1.2 处理行政案件处罚难 | 第45-46页 |
3.1.3 强制措施存在执行难 | 第46-47页 |
3.1.4 职能交叉不利于执法 | 第47-48页 |
3.2 河源市质监系统行政执法难的原因分析 | 第48-59页 |
3.2.1 行政执法难的外因分析 | 第48-54页 |
3.2.2 行政执法难的内因分析 | 第54-59页 |
第四章 国内外地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的经验借鉴 | 第59-70页 |
4.1 国内外地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的做法 | 第59-63页 |
4.1.1 国外地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的做法 | 第59-60页 |
4.1.2 珠三角地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的做法 | 第60-62页 |
4.1.3 广东省开展“三打两建”行动的做法 | 第62-63页 |
4.2 国内外地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的经验借鉴 | 第63-70页 |
4.2.1 国外地区行政执法方面的经验借鉴 | 第63-65页 |
4.2.2 珠三角发达地区质监部门行政执法的经验借鉴 | 第65-67页 |
4.2.3 “三打两建”运动式执法的借鉴 | 第67-70页 |
第五章 畅通河源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行政执法的对策建议 | 第70-85页 |
5.1 外部努力 | 第70-78页 |
5.1.1 加强质监部门与上级部门的沟通 | 第70-71页 |
5.1.2 加强质监部门与当地司法部门的衔接力度 | 第71-74页 |
5.1.3 加强向社会和企业宣传质监法律法规 | 第74-76页 |
5.1.4 加大对企业服务力度和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| 第76-78页 |
5.2 练好内功 | 第78-85页 |
5.2.1 理顺质监部门的工作体制 | 第78-80页 |
5.2.2 提高人员素质 | 第80-82页 |
5.2.3 增强执法力量 | 第82-83页 |
5.2.4 改善执法装备 | 第83-84页 |
5.2.5 加大经费投入 | 第84-85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85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4页 |
1. 著作 | 第89-90页 |
2. 期刊 | 第90-92页 |
3. 其他 | 第92-94页 |
附录 | 第94-97页 |
致谢 | 第97-99页 |
附件 | 第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