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分析化学论文

基于罗丹明B和吡啶偶氮联萘的金属离子探针的合成和性能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目录第9-12页
第一章 前言第12-25页
    1.1 本论文中所涉及的阳离子的简单介绍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汞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铬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铁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铜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5 谷胱甘肽第16页
    1.2 检测的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1.3 识别阳离子的探针第17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识别 Hg~(2+)的探针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识别 Cu~(2+)的探针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识别 Fe~(3+)的探针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识别 Cr~(3+)的探针第23-24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内容第24-25页
第二章 识别 Hg~(2+)的罗丹明 B 衍生物的合成、光谱性质和生物活性的研究第25-47页
    2.1 前言第25页
    2.2 识别 Hg~(2+)的罗丹明 B 衍生物的合成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原料、仪器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L1、L2 的制备第27-29页
    2.3 L1 和 L2 的光谱性质研究第29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分析所用仪器、无机盐及溶液配制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L1、L2 的光谱性质研究第30-45页
    2.4 本章总结第45-47页
第三章 识别 Cr~(3+)的罗丹明 B 衍生物的合成、光谱性质和生物活性的研究第47-63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47页
    3.2 识别 Cr~(3+)的罗丹明 B 衍生物的合成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原料、仪器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L3、L4 的制备第48-49页
    3.3 L3 和 L4 的光谱性质研究第49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分析所用仪器、无机盐及溶液配制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L3、L4 的光谱性质研究第50-61页
    3.4 本章总结第61-63页
第四章 识别 Fe~(3+)的罗丹明 B 衍生物的合成、光谱性质和生物活性的研究第63-78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63页
    4.2 识别 Fe~(3+)的罗丹明 B 衍生物的合成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原料、仪器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L5、L6、L7 的制备第64-66页
    4.3 L5、L6 和 L7 的光谱性质研究第66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L5、L6、L7 性能测试所用仪器、无机盐及溶液配制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L5、L6、L7 光谱性质研究第66-78页
    4.4 本章总结第78页
第五章 识别 Cu~(2+)的吡啶偶氮联萘衍生物的合成、光谱性质和生物活性的研究第78-95页
    5.1 前言第79页
    5.2 识别 Cu~(2+)的吡啶偶氮联萘衍生物的合成第79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实验原料、仪器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L8、L9、L10 的制备第80-82页
    5.3 L8、L9 和 L10 的光谱性质研究第82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分析所用仪器、无机盐及溶液配制第8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L8、L9 和 L10 的光谱性质研究第82-94页
    5.4 本章总结第94-95页
结论第95-96页
参考文献第96-101页
附录第101-115页
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5-116页
致谢第116页

论文共11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电化学发光肽生物传感器信号放大策略的研究
下一篇:聚苯硫醚基强酸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、表征及吸附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