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前言 | 第8-15页 |
1.1 火龙果生产概况 | 第8页 |
1.2 农业气候区划研究概况 | 第8-10页 |
1.3 GIS技术发展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4 农用GIS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1.5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4-15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5-24页 |
2.1 研究区概况 | 第15页 |
2.2 研究内容 | 第15-18页 |
2.2.1 火龙果生长气候指标的确定 | 第15-16页 |
2.2.2 广西地理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| 第16-17页 |
2.2.3 气候要素空间分析模型的建立 | 第17-18页 |
2.2.4 制作火龙果气候区划因子分布图 | 第18页 |
2.2.5 广西火龙果农业气候区划 | 第18页 |
2.3 研究方法 | 第18-23页 |
2.3.1 气候因子模型推算方法 | 第18-19页 |
2.3.2 多元回归法及检验方法 | 第19-20页 |
2.3.3 GIS空间插值方法 | 第20-21页 |
2.3.4 层次分析法 | 第21-23页 |
2.4 技术路线 | 第23-24页 |
3 结果分析 | 第24-46页 |
3.1 火龙果气候资源分析 | 第24-25页 |
3.2 基于GIS的区划技术方法 | 第25-36页 |
3.2.1 数据处理及广西DEM数据的提取 | 第25-26页 |
3.2.2 火龙果生长的气候因子和地理参数之间相关分析 | 第26-28页 |
3.2.3 多元逐步回归模型的构建 | 第28-29页 |
3.2.4 气候因子空间分布栅格图的绘制 | 第29-32页 |
3.2.5 气候因子残差图的绘制与分析 | 第32-36页 |
3.3 火龙果气候指标的年际变化分析 | 第36-39页 |
3.4 火龙果种植气候资源的空间分布 | 第39-43页 |
3.5 广西火龙果种植农业气候区划 | 第43-46页 |
4 结论与讨论 | 第46-49页 |
4.1 结论 | 第46-47页 |
4.2 讨论 | 第47页 |
4.3 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| 第47-48页 |
4.4 创新性研究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