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1.4.3 预期的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施工项目部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7-24页 |
2.1 项目及项目管理的含义 | 第17-18页 |
2.1.1 项目的含义 | 第17页 |
2.1.2 项目管理的含义 | 第17-18页 |
2.2 项目组织 | 第18-19页 |
2.3 项目组织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3.1 古典组织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3.2 新古典组织理论 | 第20页 |
2.3.3 现代组织理论 | 第20页 |
2.4 项目部组织结构形式 | 第20-23页 |
2.4.1 直线式的组织结构 | 第20-21页 |
2.4.2 项目式的组织结构 | 第21页 |
2.4.3 弱矩阵式的组织结构 | 第21-23页 |
2.4.4 强矩阵式的组织结构 | 第2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中小电建施工企业项目部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24-34页 |
3.1 中小电建施工企业概况 | 第24-26页 |
3.1.1 中小电建施工企业经营方式 | 第24-25页 |
3.1.2 中小电建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方式 | 第25-26页 |
3.2 中小电建施工企业项目部现状 | 第26-29页 |
3.2.1 施工项目部组织机构现状 | 第26页 |
3.2.2 施工项目部管理现状 | 第26-27页 |
3.2.3 施工项目部责权利现状 | 第27页 |
3.2.4 施工项目部问卷调查情况 | 第27-29页 |
3.3 中小电建施工企业项目部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9-33页 |
3.3.1 存在问题 | 第29-32页 |
3.3.2 原因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4章 中小电建施工企业项目部的优化 | 第34-50页 |
4.1 中小电建施工企业项目部优化设计思想 | 第34页 |
4.2 中小电建施工企业项目部优化设计原则 | 第34-38页 |
4.2.1 施工项目部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| 第34-36页 |
4.2.2 施工项目部组织形式的选择原则 | 第36页 |
4.2.3 施工项目部的具体设置原则 | 第36-37页 |
4.2.4 施工项目部经理应具备的素质 | 第37-38页 |
4.2.5 施工项目部组织机构设置的程序 | 第38页 |
4.3 中小电建施工企业项目部的优化方法及步骤流程 | 第38-39页 |
4.3.1 中小电建施工企业项目部的优化方法 | 第38-39页 |
4.3.2 中小电建施工企业项目部的优化步骤流程 | 第39页 |
4.4 中小电建施工企业项目部的优化具体措施 | 第39-49页 |
4.4.1 选择适合中小电建施工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 | 第40-42页 |
4.4.2 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 | 第42-44页 |
4.4.3 项目部岗位及人员的合理配置 | 第44-46页 |
4.4.4 确定项目目标与项目部岗位目标 | 第46-47页 |
4.4.5 完善施工项目的安全进度质量等控制方式 | 第47页 |
4.4.6 明确施工项目部的管理范畴及资源配置 | 第47-48页 |
4.4.7 施工项目部的绩效考核及员工薪酬激励 | 第48-4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5章 中小电建施工企业项目部优化实证研究 | 第50-59页 |
5.1 学林变电所工程概况 | 第50页 |
5.2 学林变电所项目部经理选择 | 第50-52页 |
5.3 学林变电所项目部组织结构及岗位人员配置 | 第52页 |
5.4 学林变电所项目部及岗位目标制定 | 第52页 |
5.5 学林变电所项目部的责权利 | 第52-54页 |
5.5.1 学林变电所项目部的职责 | 第53页 |
5.5.2 学林变电所项目部的职权 | 第53-54页 |
5.5.3 学林变电所项目部的利益 | 第54页 |
5.6 学林变电所项目部绩效考核 | 第54-56页 |
5.7 学林变电所项目部实施效果 | 第56-57页 |
5.8 学林变电所项目部对同类工程的借鉴 | 第57-58页 |
5.9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6.1 结论 | 第59-60页 |
6.2 展望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