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引言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我国城市饮用水法的产生与发展 | 第13-25页 |
第一节 我国城市饮用水法的历史发展 | 第13-19页 |
一、 我国城市饮用水法的萌芽阶段 | 第13-14页 |
二、 我国城市饮用水法的水质标准规制阶段 | 第14-15页 |
三、 我国城市饮用水法的源头控制阶段 | 第15-18页 |
四、 我国城市饮用水法的安全保障阶段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我国城市饮用水法的位阶分析及特点 | 第19-22页 |
一、 我国现行城市饮用水法的位阶分析 | 第20-21页 |
二、 我国现行城市饮用水法的特点 | 第21-22页 |
第三节 我国城市饮用水法的缺陷 | 第22-25页 |
一、 确立了多部门分段管理模式,行政效率低下 | 第22页 |
二、 城市饮用水实行分散立法,部分法律规定相互冲突 | 第22-23页 |
三、 法律规定原则化,可操作性差 | 第23-24页 |
四、 难以实现因城市饮用水造成人身财产损失的有效救济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城市饮用水的全过程控制及其意义 | 第25-31页 |
第一节 城市饮用水的全过程控制 | 第25-29页 |
一、 全过程控制的发展历程 | 第25-27页 |
二、 城市饮用水的全过程控制及其特点 | 第27-29页 |
第二节 确立城市饮用水全过程控制的意义 | 第29-31页 |
一、 有助于实现职能部门的权责明晰,提高行政效率 | 第29页 |
二、 有助于消除法律规定间的冲突,实现城市饮用法律规定的协调 | 第29-30页 |
三、 有助于城市饮用水保护前后环节的衔接,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| 第30页 |
四、 有助于实现对城市饮用水污染的事前控制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我国城市饮用水全过程控制法律制度构建 | 第31-58页 |
第一节 我国城市饮用水全过程控制法律制度的总体要求 | 第31-32页 |
一、 统筹兼顾,协调各方利益 | 第31页 |
二、 信息共享,确保部门间信息畅通 | 第31-32页 |
三、 突出重点,城市饮用水源保护优先 | 第32页 |
四、 加强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周围的区域规划 | 第32页 |
第二节 城市饮用水全过程控制法律制度——全程性法律制度构建 | 第32-48页 |
一、 城市饮用水统一协调管理制度 | 第33-39页 |
二、 城市饮用水监测法律制度 | 第39-44页 |
三、 城市饮用水标准法律制度 | 第44-46页 |
四、 城市饮用水信息公开法律制度 | 第46-48页 |
第三节 城市饮用水全过程控制法律制度——阶段性法律制度构建 | 第48-58页 |
一、 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法律制度 | 第48-52页 |
二、 职业人员资格认证培训制度 | 第52-53页 |
三、 城市饮用水循环基金法律制度 | 第53-56页 |
四、 城市饮用水管网安全输配法律制度 | 第56-58页 |
结语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5页 |
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