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土力学、地基基础工程论文--地基基础论文--桩基及深基础论文--桩基论文

捆绑式抗滑桩力学特性的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绪论第8-18页
    1.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抗滑桩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抗滑支挡方式的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抗滑桩效果评价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捆绑式抗滑桩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第16-18页
2 捆绑式抗滑桩及其优缺点第18-28页
    2.1 现存抗滑桩的优缺点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矩形截面单桩的优缺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钻孔灌注桩的优缺点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门式抗滑桩的优缺点第20页
    2.2 新型支挡结构—捆绑式抗滑桩简介第20-23页
    2.3 双孔捆绑式抗滑桩的优缺点第23-26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6-28页
3 捆绑式抗滑桩力学特性数值模拟分析第28-52页
    3.1 数值模拟方案第28-30页
    3.2 ANSYS 模型建立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计算模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计算参数第31-32页
    3.3 受力分析第32-39页
    3.4 位移分析第39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桩顶位移对比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桩身位移变化规律第44-45页
    3.5 应力、应变对比分析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应变对比分析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应力对比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0-52页
4 捆绑式抗滑桩与岩土体共同作用下的受力分析第52-66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2页
    4.2 工程背景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工程简介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滑坡稳定性评价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岩土设计参数第54-55页
    4.3 数值模拟方法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计算所用的强度准则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计算方法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计算方案第57页
    4.4 计算结果分析第57-61页
    4.5 设计影响因素分析第61-65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5 抗滑桩力学特性模糊综合评判研究第66-80页
    5.1 模糊数学的定义描述第66-67页
    5.2 抗滑桩力学特性综合评判流程研究第67-70页
    5.3 综合评判的模糊估计第70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建立因素集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建立权重集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建立评价集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确定隶属度第74页
    5.4 抗滑桩力学特性评判指标第74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综合评价的因素辨识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捆绑式抗滑桩力学特性影响因素评估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矩形截面单桩力学特性影响因素评估第76-78页
    5.5 综合评判对比分析第78-80页
6 结论与建议第80-84页
    6.1 主要结论第80-81页
    6.2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81-84页
致谢第84-86页
参考文献第86-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工程项目交易模式选择与创新研究
下一篇:基于综合结构势概念的原状第四纪中更新世黄土试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