芍药温室栽培品种的筛选及配套技术的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1页 |
| 1 引言 | 第11-25页 |
| ·芍药概述 | 第11-12页 |
| ·芍药形态特征 | 第11页 |
| ·芍药生态习性 | 第11-12页 |
| ·光照 | 第11页 |
| ·温度 | 第11-12页 |
| ·水分 | 第12页 |
| ·土壤 | 第12页 |
| ·芍药设施栽培研究进展 | 第12-23页 |
| ·设施类型的选择 | 第12-13页 |
| ·设施栽培品种的选择及筛选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栽培基质的选择 | 第14页 |
| ·设施中几个特殊环节的研究 | 第14-22页 |
| ·芍药花芽分化的研究 | 第14-16页 |
| ·解除休眠的研究 | 第16-18页 |
| ·设施环境控制的研究进展 | 第18-22页 |
| ·芍药抑制栽培的研究现状 | 第22-23页 |
| 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、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23-25页 |
| 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3-24页 |
| ·本研究的内容 | 第24页 |
| ·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24-25页 |
| 2 材料与方法 | 第25-33页 |
| ·材料 | 第25-26页 |
| ·方法 | 第26-33页 |
| ·品种筛选 | 第26-30页 |
| ·筛选指标的确定 | 第26-27页 |
| ·评判方法 | 第27-28页 |
| ·数据统计与处理 | 第28-30页 |
| ·试验条件 | 第30页 |
| ·栽培技术 | 第30-31页 |
| ·休眠的解除 | 第30-31页 |
| ·矮化实验 | 第31页 |
| ·温湿度记录与分析 | 第31页 |
| ·物候期的观测 | 第31页 |
| ·试验流程 | 第31-33页 |
| 3. 结果与分析 | 第33-50页 |
| ·温室内主要品种的筛选 | 第33-39页 |
| ·第一次试验筛选结果 | 第33-34页 |
| ·第二次试验筛选结果 | 第34-39页 |
| ·栽培技术 | 第39-47页 |
| ·休眠的解除 | 第39-41页 |
| ·冷藏处理 | 第39-40页 |
| ·赤霉素处理 | 第40-41页 |
| ·矮化 | 第41-43页 |
| ·第一次试验 | 第41-42页 |
| ·第二次试验 | 第42-43页 |
| ·温室环境(温湿度)的控制 | 第43-47页 |
| ·第一次试验 | 第43-45页 |
| ·第二次试验 | 第45-47页 |
| ·物候期 | 第47-48页 |
| ·第一次试验 | 第47-48页 |
| ·第二次试验 | 第48页 |
| ·小结 | 第48-50页 |
| 4. 讨论 | 第50-56页 |
| ·设施栽培适宜品种的筛选 | 第50-52页 |
| ·设施栽培下的芍药败育 | 第52-53页 |
| ·设施盆栽促根技术的研究 | 第53页 |
| ·芍药的矮化栽培 | 第53-54页 |
| ·促成栽培芍药休眠的解除及赤霉素对芍药生长的影 | 第54-55页 |
| ·设施栽培环境的控制和病害的防治 | 第55页 |
| ·建议 | 第55-56页 |
| ·对品种筛选的建议 | 第55页 |
| ·对设施栽培配套技术的建议 | 第55-56页 |
| 5.结论 | 第56-58页 |
| ·品种筛选结果 | 第57页 |
| ·配套技术的总结 | 第57-5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8-63页 |
| 致谢 | 第63-64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