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激荡--贾平凹乡土小说的文化价值观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时代的回声 | 第12-18页 |
一 《满月儿》:拥抱时代高歌理想 | 第12-14页 |
二 《商州》:商州情结初现困惑 | 第14-16页 |
三 《浮躁》:世态浮躁寻求探索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个人的反思 | 第18-26页 |
一 《土门》:“神禾塬”的美好设想 | 第18-22页 |
二 《怀念狼》:相生相克的人狼共舞 | 第22-23页 |
三 《秦腔》:背离土地的渺茫出路 | 第23-26页 |
第三章 虚无的无奈 | 第26-35页 |
一 《带灯》:传统的失落与探寻 | 第26-29页 |
二 《老生》:现代的逃离与回避 | 第29-31页 |
三 《极花》:现代的焦虑与批判 | 第31-35页 |
第四章 贾平凹文化价值观探究 | 第35-46页 |
一 文化价值观特征 | 第36-41页 |
(一)多变性 | 第36-38页 |
(二)徘徊性 | 第38-40页 |
(三)虚无性 | 第40-41页 |
二 文化价值观形成之原因 | 第41-43页 |
(一)社会转型的冲击 | 第41页 |
(二)农裔城籍的身份 | 第41-42页 |
(三)缺乏理论的烛照 | 第42-43页 |
三 文化价值观之意义 | 第43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后记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