黔东南丹寨县扬武镇苗族民居变迁研究
| 摘要 | 第3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绪论 | 第9-18页 |
| 一、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| 第9-12页 |
| (一)选题缘由 | 第9-10页 |
| (二)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| 二、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| 第12-15页 |
| (一)国内相关研究 | 第12-14页 |
| (二)国外相关研究 | 第14-15页 |
| 三、研究对象及分析框架 | 第15-16页 |
| (一)研究对象 | 第15-16页 |
| (二)分析框架 | 第16页 |
| 四、田野调查方法与数据 | 第16-18页 |
| 第一章 丹寨县扬武镇苗族概况 | 第18-23页 |
| 一、扬武镇地理概况 | 第18页 |
| 二、扬武镇的历史 | 第18-20页 |
| 三、扬武镇的民族风俗 | 第20-23页 |
| 第二章 丹寨扬武镇的苗族传统民居 | 第23-33页 |
| 一、丹寨扬武镇苗族传统民居类型 | 第23-25页 |
| (一)平地吊脚楼 | 第23-25页 |
| (二)山地吊脚楼 | 第25页 |
| 二、丹寨扬武镇苗族传统民居的特点 | 第25-29页 |
| (一)传统民居的结构特点 | 第25-27页 |
| (二)传统民居的建筑布局 | 第27-28页 |
| (三)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 | 第28-29页 |
| 三、丹寨扬武镇苗族传统民居功能 | 第29-33页 |
| (一)生活居住 | 第29-30页 |
| (二)敬祖祭祀 | 第30-31页 |
| (三)迎亲待客 | 第31-32页 |
| (四)饲养牲畜 | 第32页 |
| (五)储备粮食 | 第32-33页 |
| 第三章 丹寨杨武镇苗族民居的现代变迁 | 第33-45页 |
| 一、苗族现代民居类型之变 | 第33-36页 |
| (一)砖木楼房 | 第33-34页 |
| (二)简易平房 | 第34-35页 |
| (三)钢筋混凝土楼房 | 第35-36页 |
| 二、丹寨扬武镇现代苗族民居格局之变 | 第36-39页 |
| (一)现代民居的结构特点 | 第36-37页 |
| (二)现代民居的建筑布局 | 第37-38页 |
| (三)现代民居的建筑材料 | 第38-39页 |
| 三、丹寨扬武镇现代苗族民居的功能之变 | 第39-45页 |
| (一)生活居住 | 第39页 |
| (二)敬祖祭祀 | 第39-41页 |
| (三)迎亲待客 | 第41-42页 |
| (四)饲养牲畜 | 第42-43页 |
| (五)储备粮食 | 第43-45页 |
| 第四章 丹寨扬武镇苗族民居变迁原因分析 | 第45-55页 |
| 一、扬武镇苗族民居变迁的内部原因 | 第45-47页 |
| (一)传统民居自身缺陷 | 第45-46页 |
| (二)居民观念的更新 | 第46-47页 |
| 二、扬武镇苗族民居变迁的外部原因 | 第47-55页 |
| (一)市场经济因素 | 第47-50页 |
| (二)外来文化因素 | 第50-52页 |
| (三)国家政策因素 | 第52-55页 |
| 结语 | 第55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| 致谢 | 第59-60页 |
|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| 第60-61页 |
| 附录 | 第61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