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3页 |
·空间网壳结构概述 | 第10-15页 |
·CAD 技术发展概述 | 第15-19页 |
·CAD 技术 | 第15页 |
·CAD 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历史 | 第15-16页 |
·CAD 二次开发 | 第16-19页 |
·网壳结构软件发展概况 | 第19-20页 |
·课题提出及研究内容 | 第20-23页 |
·课题提出 | 第20-22页 |
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2-23页 |
第2章 系统开发的基础及平台 | 第23-36页 |
·开发环境 | 第23-24页 |
·Microsoft Visual C++6.0 和MFC | 第24页 |
·图形开发工具的选择 | 第24-30页 |
·AutoCAD 的组织结构介绍 | 第24-28页 |
·AutoCAD 二次开发工具的选择 | 第28-30页 |
·ObjectARX 2002 开发工具介绍 | 第30-31页 |
·建立ObjectARX 应用程序的基本方法 | 第31-35页 |
·ObjectARX Wizard 的安装 | 第32页 |
·创建一个ObjectARX 应用程序 | 第32-34页 |
·ObjectARX 应用程序的加载方式 | 第34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3章 网壳结构设计方法 | 第36-46页 |
·网壳内力计算方法简介 | 第36-37页 |
·网壳计算的约束条件 | 第37-39页 |
·空心球的构造要求 | 第39-40页 |
·网壳荷载和作用 | 第40-44页 |
·荷载与作用类型 | 第40-43页 |
·荷载效应组合 | 第43-44页 |
·截面优化设计 | 第44-45页 |
·结构优化的基本概念 | 第44页 |
·满应力设计的主要过程 | 第44-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4章 系统的主体设计 | 第46-86页 |
·系统界面设计 | 第46-53页 |
·启动界面设计 | 第46-47页 |
·菜单设计 | 第47-49页 |
·系统的对话框实现技术 | 第49-50页 |
·对话框与AutoCAD 图形编辑器的交互及对话框数据记忆 | 第50-53页 |
·系统分析 | 第53-55页 |
·系统功能模块 | 第53-54页 |
·功能模块说明 | 第54-55页 |
·程序主控模块 | 第55-56页 |
·前处理模块 | 第56-63页 |
·网壳快速建模 | 第57-59页 |
·定义边界约束 | 第59页 |
·杆件设计 | 第59-61页 |
·网壳荷载施加与组合 | 第61-63页 |
·有限元计算模块 | 第63-70页 |
·内力分析模块的实现 | 第63-68页 |
·Visual C++与Fortran 的混合编程 | 第68-69页 |
·优化计算模块 | 第69-70页 |
·后处理模块 | 第70-78页 |
·焊接球节点设计 | 第71-72页 |
·计算结果显示 | 第72-78页 |
·基本绘图功能的开发 | 第78-85页 |
·网壳结构图形绘制 | 第78-81页 |
·绘图环境的设置 | 第81-8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5-86页 |
第5章 工程实例 | 第86-97页 |
·工程概况及原始资料 | 第86-87页 |
·程序分析 | 第87-92页 |
·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| 第92-97页 |
·节点位移比较 | 第93-95页 |
·单元内力比较 | 第95-97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97-99页 |
·结论 | 第97-98页 |
·展望 | 第98-9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9-10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、参加的科研实践工作 | 第103-104页 |
致谢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