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学习、研究论文

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理性构建

摘要第8-10页
Abstract第10-11页
引论第12-13页
第一章 案例指导制度概述第13-20页
    一、案例指导制度的产生背景第13页
    二、案例指导制度的内涵界定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指导性案例的概念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案例指导制度的概念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相关概念辨析第14-16页
    三、案例指导制度的定位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性质定位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效力定位第17-20页
第二章 域外判例制度的一般考察第20-24页
    一、英美法系第20-21页
    二、大陆法系第21-22页
    三、比较法下之思考第22-24页
第三章 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正当根据第24-30页
    一、我国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必要性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立法层面——补充成文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司法层面——提高司法综合水平第25-26页
    二、我国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可行性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文化传统层面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司法实践层面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法律制度层面第29-30页
第四章 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障碍及解决途径第30-34页
    一、宏观层面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思想观念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司法体制第30-31页
    二、微观层面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审判制度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法官选任和培训制度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裁判文书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案件请示制度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案例指导激励与监督机制第33-34页
第五章 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理性构建第34-39页
    一、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创制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入选标准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确认与发布主体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审核与公布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编纂和废止第35-36页
    二、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适用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适用前提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适用的基本原则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适用方法和技术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监督救济机制第38-39页
结语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3页
致谢第43-44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44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股东解散请求权研究
下一篇:论美国反共法案与学术自由保障--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例为视角